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怀疑探索者
坦然面对转基因植物(第2页)
通常情况下,高等植物的世代交替途经花粉双受精过程,实现雄雌配子的融合和子代种子的形成。随着人们对基因结构和功能的了解,基因工程操作逐渐成熟。在此基础上,利用超脱常规授粉技术的手段实现遗传物质整合、培育转基因植物应运而生。在自然界中,根瘤农杆菌可以将其ti质粒上的t-dnA转移并整合到寄主植物中,该原理被广泛应用于转基因植物的创建。此外,许多直接转化方法也被用于转基因操作。1993年,美国上市了第一例转基因晚熟西红柿。自此,全球转基因食品蓬勃发展起来。到目前为止,转基因食品遍及世界各地,其中,发达国家的转基因产品占世界总量的85%,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加拿大。
多年来,人们担心转基因食品具有潜在毒性、引起过敏反应、导致营养失调等等。然而,自第一例转基因产品上市以来,世界范围内数亿人享用各种转基因食品,迄今尚无确凿证据证实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另外,植物个体和人体一样“聪明”,如果转基因的异位表达具有不良的作用,转基因植物在细胞水平和植株整体水平同样会表现异常,然而这是在所释放的转基因植物中未曾发现的现象。从食用者角度出发,人类的消化系统将食物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其中食物核酸在小肠中核酸酶、二酯酶和核苷酶作用下,分解成核苷酸、核苷磷酸、核糖、碱基,或参与代谢途径,或降解排出体外;食物蛋白则在蛋白酶作用下水解成2~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小肽或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再利用。可见,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担心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心理负重。尽管如此,增强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测试对其健康发展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