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技术对中医的巨大帮助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回顾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科研成果。我提到一句,我说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的青蒿素就是中西医结合的伟大成就之一,但不仅如此,青蒿素的投产与转基因技术也有直接关系,科学家们运用了转基因技术。
有些读者不太理解,他们给我留言说,难道青蒿素不是“中医典籍提供灵感,现代科学提供萃取方法”吗?这个和转基因有何关系呢?
还真的有大关系呢。如果没有转基因技术的帮助,我们就用不上青蒿素。
转基因技术并非是解决青蒿素的提取问题,而是而是增加了植株中青蒿素的量。自然界的青蒿本身含量就极微,屠呦呦的实验室能够提取的青蒿素也是很少量的,这么一点点东西,如果按照旧有的工业技术,是无法做到量产的。而转基因技术就完美的解决了青蒿素的量产问题。
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唐克轩教授团队突破性地发现了两种可以将青蒿酸或二氢青蒿酸转化为青蒿素的酶,一个是Aop1,一个A. annua 01776s (peroxidase)。掌握了这两种酶,就相当于破译了青蒿的“基因密码”,继而培育出高产量的青蒿品种。
唐克轩团队重点对沪蒿1号进行了全基因组的测序、组装、注释及相关分析,这是本草基因组学研究的一项重要突破,对中草药的功能发掘有重大意义。通过转基因技术,该科研团队成功培育出了高产青蒿素的代谢工程青蒿品种——现在市场上的青蒿中青蒿素含量普遍为0.8%—1.2%,而他们培养的新品种含量则高达3.2%。有了转基因技术,才能实现不但高产而且高质。
其实转基因技术的优点就两点,从来一直未变。转基因育种是将已知基因(控制优良性状)的dnA与受体的基因组dnA连接在一起,从而获得优良性状能稳定遗传的个体。转基因育种事先明确转入的基因,基因交流是高度精准、人为控制、结果可知,而且这种基因交流可以跨越物种进行。据悉,唐克轩的转基因青蒿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做的环境安全评价,经过系列毒理学等实验验证,证明转基因青蒿素完全具有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