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民间中医”和“学院派中医” 的区别(第3页)
倪海厦的中医理念和方法充斥着各种错误,无论是对中医理论的曲解、对其他流派的不当批评,还是在疾病认知与用药上的失误,都让他的所谓“中医理论”难以立足。我们在学习中医时,一定要保持理性和批判性思维,认清这类错误观点,避免被误导。
对现代医学,倪海厦采取了全盘否定和恶意贬低的态度。他毫无顾忌地批评疫苗、抗生素等现代医学的重大成果,认为很多健康问题不需要借助现代医学手段解决。他这种反科学的态度,不仅是对现代医学发展的无视,也让他的追随者对现代医学产生恐惧和误解,影响了公众对科学医疗的正确选择,甚至可能延误患者的病情。例如,在面对一些危急病症时,若患者听信他的言论,拒绝现代医学的有效治疗,后果将不堪设想。
此外,倪海厦还宣扬一些违背常理的治疗方法,比如“吃鱼被卡到了喉咙,用鱼骨头烧成灰喝下去”,这种毫无科学依据的方法不仅无法解决实际问题,还可能对患者造成进一步的伤害。他对艾滋病、癌症等重大疾病宣称可以轻松治疗,然而他自己却因肝癌英年早逝,这无疑是对他夸大言论的有力讽刺。如果他真的掌握了治愈这些疾病的神奇方法,以造福人类健康的角度,早就应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吹嘘和敛财上。
倪海厦的种种错误行为,本质上是为了抬高自己,获取商业利益。他在美国和台湾开设中医讲学,广收学员,录制并售卖视频,收费高昂。他的追随者们在网络上盲目追捧,甚至诋毁正规的中医药大学和师生,将他视为中医的唯一传承者,把中医饭圈化,这种行为封死了中医科学发展和进步的道路,给中医界带来了极大的混乱和负面影响。在对待中医和现代医学的态度上,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和科学,认清倪海厦这类伪科学中医的真面目,避免被其错误言论误导,共同推动中医在科学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在信息繁杂的时代,倪海厦这一人物竟被不少人盲目追捧,这一现象背后有着诸多复杂因素。这种追捧如同被迷雾笼罩,让许多人在错误认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严重影响了对中医科学、客观的认识。
从大众心理层面来看,人们往往倾向于对权威人物或所谓“专家”的观点不假思索地接受。这就如同朱清时院士提出“量子佛学”一样,朱清时在物理学领域并不精通,但他却将佛学与现代物理学强行捆绑,炮制出“量子佛学”这一概念。部分佛学爱好者,出于一种“护教”“僧赞僧”心态,只看到他推崇佛学的一面,认为夸赞他就能提高佛学地位,选择性忽视他在跨领域解读中的错误,没有对其进行客观批判。倪海厦的情况也与之类似,他给自己塑造了一个中医权威的形象,一部分民间的中医爱好者盲目相信他,没有对他的观点进行理性分析和判断,一味地追捧,陷入了盲目崇拜的误区。
网络学习环境的现状也是导致倪海厦被追捧的重要原因。如今网络上中医知识的传播良莠不齐,真正有深厚学术造诣且系统传播中医知识的专家较少,这就给了倪海厦这类人可乘之机。倪海厦在网络上大肆传播自己的观点,许多中医知识匮乏、辨别能力不足的民间中医爱好者,误以为他真的学富五车、医术高明。实际上,倪海厦所传播的中医知识多为“野狐禅”,并非正规中医知识。他的知识来源混杂,有些是道听途说而来,还有些是早已被实践证明错误、被中医界抛弃的糟粕,然而这些爱好者却没有能力分辨,将其奉为圭臬。
商业包装在倪海厦被追捧的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倪海厦深谙营销之道,通过精心的商业包装,将自己打造成中医界的传奇人物。他开设中医讲学课程,售卖相关视频资料,价格不菲,但在利益的驱使下,他的团队大力宣传推广,夸大其词。一些人在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下,逐渐失去了判断力,盲目相信他所宣传的内容,认为他说的都是真理,从而陷入对他的迷信之中。
倪海厦对中医其他流派的贬损以及发表的反科学言论,也没有引起追随者的质疑,反而被他们深信不疑。他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毫无根据地质疑和贬低中医其他流派,破坏了中医界和谐包容、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同时,他还发表如否定现代医学疫苗、抗生素等成果的反科学言论,然而他的追随者却不加思考地接受,在世界观的形成上跟错了方向,被他错误的观念所左右。
倪海厦被盲目追捧这一现象,反映出大众在面对复杂信息时辨别能力的不足、网络知识传播的混乱以及商业利益的干扰。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提升自己的辨别能力,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去认识和学习中医,避免被这类错误言论和人物误导,共同维护中医的科学与尊严,推动中医健康发展。
在对中医经典的研究和运用上,科学派中医则运用科学方法深入挖掘经典内涵。黄煌教授对《伤寒杂病论》等经典着作进行深入研究,他不仅从文字层面解读经典,还结合现代医学知识,从药理学、病理学角度剖析经典方剂的作用机制。他提出的“方-病-人”辨证模式,将经典方剂与现代临床疾病、患者体质相结合,让经典在现代临床中焕发生机。张洪林在研究中也借鉴现代科研方法重新审视中医经典理论,去粗取精,让古老的针灸理论在现代科学体系下重焕光彩。而非科学派中医往往机械背诵经典条文,不理解其科学内涵,在临床运用时也不知变通。
从与现代医学的融合角度,科学派中医积极吸收现代医学先进技术和理念。黄煌教授在临床中,借助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如胃镜、肠镜等,更准确地诊断疾病,为中医治疗提供精准信息。同时,他也将中医治疗融入现代医学的治疗体系,如在肿瘤康复治疗中,运用中医调理帮助患者提高免疫力,减轻放化疗副作用,实现中西医优势互补。张洪林则努力推动针灸疗法与现代科学接轨,他主张用神经内分泌调控体系来解释针灸原理,取代传统经络学说中一些缺乏科学依据的内容,使针灸疗法更符合现代科学认知,更好地走向世界。非科学派中医则对现代医学持排斥态度,固步自封,拒绝尝试中西医结合。
中医不应简单划分为“民间”和“学院”,而应以科学与否作为区分标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运用科学理念和方法,是中医发展的必由之路。像黄煌教授、张洪林研究员、张伯礼院士这样的科学派中医,为中医发展树立了榜样。只有用科学手段总结、传承中医的宝贵临床经验,中医才能在现代社会中持续发展,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写于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