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基因是一门生意,却让中国农业丧失机会

(本文作者为袁越,着名的环保记者。本文刊登于《大家》《三联生活周刊》。写于2020年。)

 

如果我告诉大家一个新闻,那就是袁隆平和儿子目前都从事转基因作物的研究,相信很多反转人士的内心会瞬间崩溃。但这种方式需要大量的水稻作为实验样本,其实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整个杂交的效率不高,而且指向性不明,周期也非常长。

 

转基因技术则不同,它的优势在于跨物种,可以将很多强大的基因移植到农作物上,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的作物新品种。相比于转基因作物,水稻杂交技术太落后了。农作物转基因技术,以不改变作物的根本遗传属性,保障其安全为原则,早就是科学界的一道铁律。一个成熟的种子公司,其转基因作物是否有毒,很容易就可以监控,现在的科学早就过了这种初始阶段。尽管二十一世纪已经过了很多个年头,但很多人的思维还停留在蒙昧的远古时代,这也是他们为何谈转基因色变的根本原因,人们总是对自己无法理解的东西心存恐惧。基因技术早就不是什么高精尖领域,就像当年二战的通讯技术进行民用,让我们每个人都能用上手机一样,已经成熟到完全的产业化。

 

当一种事物已经进入产业化的阶段,就会进入良性的市场竞争,真正的市场竞争会比任何所谓的政府监管好使一万倍。

 

转基因技术是中国农业的机会

 

对转基因进行各种妖魔化,就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惯常使用的套路。比如在小崔的纪录片中,转基因作物被指导致草甘膦的滥用,以及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上升。目前应用得最广的两项转基因技术是抗虫和抗除草剂。抗虫靠的是bt蛋白,这是一种来自细菌的蛋白质,只对鳞翅目昆虫有毒性,非常具有针对性。种植含有抗虫转基因技术的作物,根本就不用担心作物的病虫害,非常低成本和环保。至于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技术,就是抗草甘膦。新技术出来之前,草甘膦是一种环保型低毒除草剂,一般一个月左右就可以自然降解,不会出现什么残留。这种除草剂的弊端在于,它会把作物一起杀死。有了抗草甘膦转基因技术的作物后,自然草甘膦这种除草剂就会被放开使用。但很多所谓的环保人士选择性无视草甘膦本身的低毒性,反而拿它大作文章。

 

很多反转派会拿政治说事,因为现在全世界最成熟的转基因种子公司基本都在美国,比如我们熟知的孟山都。他们会散布谣言称,孟山都卖给中国含转基因技术的种子,就是扼住了中国的喉咙,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注:中国政府早就通过了立法,给予了农民的留种豁免权,不承认孟山都的种子专利。)事实上,这些技术含量很高的种子,才是中国梦寐以求的财富。转基因的作物,都是国外的种子公司通过高科技手段培育出来的,具有知识产权。而如果你想偷他们的种子,只需要拿自己的作物同对方成熟的转基因作物进行杂交,就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