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秀林的“学术海洋”?太滑稽了……(第2页)
在应对自然风险方面,传统农业对自然环境条件依赖度过高,面临着极大挑战。由于缺乏先进技术和设施,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病虫害等,农作物产量便会大幅下降,农民收入也会严重受损。而农业工业化通过发展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等,能有效降低自然因素的制约。像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建成的世界首例无人化垂直植物工厂,栽培层数达20层,作物生长不受气候和地域影响,一年能够生产10茬以上的蔬菜,年产量大概在50吨以上,相当于60亩大田的产量,极大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节约了耕地资源。
从市场竞争力角度分析,传统农业的劣势也十分明显。传统农业生产的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缺乏品牌号召力。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难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安全农产品的需求。例如,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以高度的标准化为基础生产,农产品严格按标准筛选,等级外的农产品不能上市,只能作为加工原料。而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的农产品在质量把控、标准实施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此外,现代农业工业化带来了种子包衣技术,这是传统农业无法企及的。种子包衣是在卖给农民的种子外面包裹一层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包含了杀虫剂、杀菌剂、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播种后,种子包衣能为种子提供全方位的呵护,促进种子快速发芽、生长,有效提高出苗率,增强幼苗的抗病虫害能力,保障作物健康生长。而传统农业由于缺乏工业化的技术加工手段,没有种子包衣技术,种子在自然环境中生长,不仅生长速度慢,而且受病虫害威胁大,导致农产品质量欠佳,产量不稳定。
顾秀林反对农业工业化的观点,与当前农业发展的大趋势相悖。
农业工业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我们应摒弃这类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落后观念,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农业工业化,积极推动农业向现代化、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
此外,顾秀林在对农业市场化的理解上也存在偏差。她曾举例浙江当年种粮食与种棉花收益差异,以此强调要遵循比较优势原则。但她忽视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会对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性作用。如今国家的农业政策是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宏观调控来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利益。例如,在稳定实施的中央财政到人到户农业补贴政策中,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等,都是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在转基因问题上,她更是错得离谱。
她声称转基因农业会对人类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会产生新的病毒变种,会对食用者产生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却拿不出任何经得起科学检验的证据。全球范围内众多权威科学组织和研究机构,如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国家科学院、欧洲食品安全局等,都对转基因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评估,一致认为经过严格审批上市的转基因产品与传统产品在安全性上并无本质区别。中国自2006年开始就拥有了好几千个国产转基因育种专利,打破了美国的技术垄断,并且目前进口转基因作物和其他粮食的第一大国是巴西,并非美国,所谓美国用转基因控制中国粮食主权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