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转基因真相(上)(第2页)

 

4. 政治利益交换:绿色和平组织等民粹组织以攻击欧盟经济命脉核电产业相威胁,法国前总统萨科齐为保护本国支柱产业核电,被迫与绿色和平组织达成交易,牺牲了处于萌芽阶段的转基因技术,颁布禁止种植令。当时,绿色和平组织发动大规模舆论攻势,指责核电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若萨科齐政府不采取措施,将持续施压。在权衡利弊后,萨科齐不得不做出妥协 。

不过,欧盟地区并非完全杜绝转基因作物种植。欧盟主流科学界高度认可转基因生物安全性,欧盟委员会官方声明称,所有获批进入欧盟市场的转基因作物及产品均通过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严格检查,安全性得以证实。efsA在检测过程中,从基因序列分析、毒性测试到环境影响评估等多个维度进行考量,确保每一个通过审批的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都符合严格的安全标准 。

 

据人民网资料,2016年,西班牙(公顷)、葡萄牙(7069公顷)、斯洛伐克(138公顷)、捷克(75公顷)等国种植转基因作物,总面积达公顷 ,较2015年的公顷增长17%。这表明,尽管存在部分国家的禁令,但随着时间推移以及对转基因技术认知的加深,欧盟内部对转基因作物种植的接受度在逐渐提高 。

 

在贸易方面,欧盟设置贸易壁垒以限制部分外来农产品。美国农产品竞争力强、价格普遍比欧盟本土农产品低60%,欧盟部分国家便制定检测标准阻碍美国农产品进入,但并非以“含有转基因成分”为由,而是借“缺乏标识”发难。在转基因作物进口上,欧盟与美国相互博弈,对美国转基因作物容纳度较高,除大豆外,其他作物检测精度仅为对中国标准的千分之一。

 

例如,对于从美国进口的玉米,检测标准相对宽松,只要在一定较低限度内未检测出转基因成分即可通关;而对中国农产品检测精度极高,百万分之一的转基因成分检出率即作为退货理由,在2021年前中国禁止民间种植转基因作物背景下,欧盟常以不符合合同条款退回中国货物,实质是保护本土企业的贸易手段,这给中国相关企业造成重大损失,阻碍了中国农产品在欧盟市场的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