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转基因”大豆油,几乎都是假冒产品(第2页)

 然而,在市场上,我们却经常能看到一些大豆油标注着“非转基因原料”的字样。

 从产量数据来分析,这些标注的真实性实在令人怀疑。国内非转基因大豆年产量仅一千万吨,除去用于豆制品加工、直接食用等其他用途,真正能够用于大豆油生产的数量更是少之又少。

 而市场上流通的大豆油数量庞大,若这些大豆油都声称使用非转基因原料,从产量上根本无法实现。

 2022年,中国豆油产量约1757万吨,食用消费量约1660万吨,工业及其他消费量约180万吨。2023/24年度,中国豆油预计新增供给量1861万吨,其中豆油产量1811万吨,豆油进口量50万吨。2024年,中国大豆油市场消费量增长至1600万吨。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市场上大豆油的流通量是非常庞大的。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每年大豆油的产量和消费量都在千万吨级别以上。而国内非转基因大豆产量有限,2023年中国自产大豆2084万吨,且这些大豆还要用于豆制品加工、直接食用等多种用途,能够用于生产大豆油的数量十分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市场上大量大豆油标注“非转基因原料”的需求。因此,从产量角度分析,市场上那些声称使用非转基因原料的大豆油,很大程度上存在虚假标注的嫌疑,更多是一种商业营销手段。

 以下,是对市面上标注“非转基因”大豆油虚假比例的数学推导:

 2023年中国大豆产量2084万吨,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中70%用于生产各种豆制品,16%直接食用,剩余14%用于生产低温豆粕、蛋白加工等。假设这剩余的14%全部用于榨油,可用于榨油的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约为292万吨。按出油率16%计算,可产出非转基因大豆油约46.7万吨。

 2023年中国进口大豆9941万吨,基本为转基因大豆,假设全部用于榨油,按出油率18%计算,可产出转基因大豆油约1789.4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