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基因本质是反美国,但转基因不属于美国(第3页)

 在种子业务板块,先正达堪称全球最大的种子开发商和生产商之一,手握尖端的生物技术和精准育种技术,在国际主流的生物技术品种与性状里,占据着极大份额 。

 比如,在玉米育种上,其双单倍体技术让寻找“双亲”即玉米自交系的过程从原本耗时4年,大幅缩短到1年,并且基因纯合度能达到百分百 。依托国内最大的双单倍体工厂化生产平台,每年能产出100万株单倍体苗和20万株以上双单倍体,批量化创制优良种质,极大加速了育种流程 。再看它的生物育种性状快速整合平台,更是国内转育通量最大、速度最快的 。每年可实现4 - 5代的“迭代”能力,远超国内行业每年2 - 3代的平均水平,其中单倍体耦合基因编辑技术,仅用1 - 2代便可完成目标品种的性状改良 。配合国内种业行业首创的Led无极调光温室,自动控光控温,突破季节限制,让作物生长速度大幅提升 。常规育种情况下,即便借助南繁加代,一年也只能种植两到三代玉米,而在这个自动化温室里,一年可以种植四到五代,再加上胚挽救技术,能快速将性状导入到底盘品种中,大大加速育种进程 。在研发方面,先正达与全球400多家大学、研究机构和私人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构建起强大的科研网络 。2024年4月,它与慕恩生物签署合作协议,基于慕恩生物庞大的微生物菌种资源库、不断增长的基因组序列库及功能基因元件库挖掘新型杀虫、抗虫基因,为优异种质资源的培育提供“基因引擎” 。这一合作结合了双方优势,助力种业跑出“中国速度”,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 。

 从成果上看,2023年先正达集团中国共有121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其中玉米新品种44个,玉米、水稻、大豆过审数量均居行业领先地位 。还有14个品种入选农业农村部《2023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9个品种入选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为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提供了坚实的良种支撑 。大量田间示范显示,2022 - 2023年间,由杨凌中心参与选育并通过国审的玉米新品种表现突出,产量均较当前对照品种增产超过5%,平均亩增产30公斤以上。

 中国在转基因技术领域,凭借自主研发以及对先正达这样的巨头企业的收购整合,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 。先正达带来的不仅是先进的技术和专利,更是一套成熟的研发、生产、推广体系 。

 我们中国人应该对本国的转基因技术发展充满自信,它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力量 。我们无需盲目的排斥转基因技术,更不应被不实言论误导,而是要看到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巨大潜力和光明前景,坚定不移地支持转基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