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是不是绝对安全的?(第2页)

 在毒理学试验中,研究人员会用小白鼠得出noAeL值(无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并取其1/100成为Adi值(每日允许摄入量)。这意味着,人类哪怕终生每日都摄入这个剂量的某种物质,也不会产生可被检测出的毒性反应。各国在制定食品安全标准时,关于各种添加剂的用量指标都不会突破这条安全底线。所以,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合法合规使用食品添加剂都是安全的。

 有毒,并不等同于有害。

 只要限制摄入剂量,就能够有效避免危害的产生;有危害的可能性也不意味着不安全,只要将危害风险控制在一定概率之内,就可以认为是安全的。毕竟,世上本就没有绝对安全的事物。

 然而,一句“科技与狠活”这样的流氓话,却搅乱了合法合规使用添加剂与违法超量超范围使用、以及造假欺诈行为的界线。

 它营造出民众对食品添加剂的焦虑情绪,破坏了国家标准的公信力,而背后的始作俑者,很可能是为了自己带货而进行舆论炒作。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警惕的。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我们应该相信科学,相信国家监管体系。国家对于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有着严格的流程,上市前严格审批,生产时实施生产许可制度,使用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并制定了700余项强制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