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网民造谣转基因,被警方雷霆打击!(第2页)

 在中国,转基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与外国没有任何关系。

 中国的转基因技术已经实现了国产化,并建立了完善的自主研发体系。中国政府推广的转基因玉米和大米,均为100%国产种子,不向农民收取一分钱专利费,还允许种植户自由留种。中国境内所有农业科研院校正在进行的转基因科研项目,均由国务院直接拨款,属于公益项目,没有外国企业参与投资。中国在转基因科研领域的综合实力排名世界第二,且在部分领域已经赶超美国,获得了抗病虫、耐除草剂、耐寒耐盐碱、养分高效利用、优质、高产等重大育种价值基因300多个,实现了从局部突破到整体跃升,多项关键技术获得巨大突破,目前获得发明专利7000多项。

 为了保障转基因技术的健康发展和生物安全,中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严格的法律法规,如《种子法》《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等,对外商投资种业进行了明确而严格的管理。其中,转基因品种、稻类、大豆等领域禁止外商投资,这一规定有效地防止了外国资本对我国关键农业领域的渗透和控制,确保了我国在粮食安全和农业核心技术方面的自主性。国务院在2013年出台的相关规定,明确禁止中国境内所有的转基因科研项目与境外机构进行可能威胁国家安全和产业发展的合作,进一步强化了我国在转基因技术研发上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近年来,中国在转基因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着成就。

 2024年1月26日,欧盟委员会批准了由中国公司先正达研发的转基因玉米Bt11xmir162xmir604xmon x5307xgA21进入欧盟市场,这是中国公司研发的转基因种子首次在国际上获得商业化种植许可。

 2022年11月,大北农研发的转基因抗虫大豆转化事件dBn8002通过阿根廷安全评价,正式获批种植许可。此外,还有多个中国转基因品种获得美国、巴西等国相关部门批准。这些成果充分展示了中国转基因技术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也证明了中国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国际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