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能吃苦,就会有吃不完的苦(求追读,求月票)(第2页)
两天后,剧组齐聚西北农村。 “嚯!这是房车?有我的嘛,导演?”周讯踮着脚往车上看。 “除了你都有。” 周讯才不信:“这辆是女司机,我要住这辆。” 赵苯山笑道:“我以为要过两天苦日子呢,老弟大气。” “这有什么,老哥你没要片酬,我还能省这点钱?” 剧组人不多,但安排的车多。 除了本地雇佣来做杂活儿的老乡,其余人挤一挤,车上能住下。 当然,唐文和两位主演,每人一辆。 当地政府给了支持,协调了村民做群演。 01年,拍电影是件新鲜事儿。 开机以后。 十里八乡的老少爷们,有事没事儿聚过来看热闹。 看过赵苯山几场戏,周讯心里那一点担心,也彻底消失。 “以前只看赵老师演小品,没想到演戏也那么厉害。” 监视器后面,唐文喝着ad钙奶:“赵老师不去演小品,八成能拿个影帝。” “演了小品就不能了?” “他小品演得太好,太深入人心。” 半个月过去。 一辆金杯大面包车,扬起一路尘土,从村外开过来。 陈昆、黄小明来探班。 两人也下乡拍过戏,估计这里条件艰苦,特意在附近市区,买了一车物资拉过来。 可一下车,正看见大师傅做饭,两人有些傻眼。 四位厨师四口大锅。 手抓羊肉、卷子鸡、酿皮、牛肉面,一水儿的本地美食。 黄小明:“不是,伙食标准那么高吗?” 陈昆:“不能吧,知道我们今天来,改善伙食是不是?” 周讯从车上拿了包零食,撕开袋子边吃边说:“羡慕吧,天天这么吃,我胖了两斤。” 正是因为后勤补给做得好。 在穷乡僻壤,工作人员也干劲儿十足。 剧组拍摄进展顺利。 估计能提前几天杀青。 “赵老师呢?” “河塘里挖泥找感觉呢!” 赵苯山敬业精神,不输任何影视演员。 他认为,演农民,就要真正干农活。 不能装样子,真累和假累,观众是能看出来的。 就算观众看不出来,同行也能看出来。 而且干半个钟头,和干半天、一天,状态也不一样。 所以拍摄以来,只要条件允许,他就会真的干活。 黄小明、陈昆在村里蹲了两天。 没干别的,就是观察赵苯山演戏。 两人是开窍的演员,从老赵身上学了不少。 晚上吃饭,还频频敬酒,从老赵身上偷师。 两天后,黄小明先走了。 陈昆留下演了男主侄子。 拍摄来到尾声,又有人来探班。 这次,是专程来看唐文的——汤维。 她也带了不少物资,准备给唐文改善一下生活。 结果来到一看,好嘛,比自己在香江人的剧组吃得好多了。 “看,昆哥,这姑娘好像没见过。”周讯眯着眼看向汤维。 “注意点,别拆了唐导的台。” “啧啧,这都第几个了?” “别瞎说,说不定不是那种关系呢。” 两人正聊着,就见姑娘扑进了唐文怀里。 陈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