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南锣鼓巷

 在确认好考生身份信息后,便进入考场准备答题……*

 首先在上午七点三十分开始了国文科目的考试,在当时还不称作文科;从上午的七个半点到九十点十分钟进行。

 须知贺宇柱所拥有的国文水平已经提升至了第六级之高;只要拥有第四级的水准,在这类升学考试当中都能拿下满分。

 何况他已经达到更高的第六级,自然更为游刃有余,面对各种题目都觉得十分容易解答;

 第一部分仅有一些考察特殊连接词之外的内容外,包括了阅读理解以及对逗句号等语法标识的应用,

 而这些都是他在平时早已轻松熟练掌握了的内容。

 另外他的政治科同样也有第五级以上的水平,更无须多虑。

 至于第二部分内容则是一篇关于记录某项新鲜事迹的文章写作。

 说的正是新时代、新国家的情状,这是一篇借由小事彰显大义、表彰政绩的文章,内容浅显易懂。

 很快,何雨柱完成撰写并稍作审阅,未见差错。

 文思泉涌再加上书法已达大家级别,使得整份试卷看起来颇为愉悦。

 在九点十分交出试卷后,众考生便开始议论起来;这里的人他并不认识,也就无从交谈。

 “你们觉得那个空应该填什么?虽然‘还是’和‘但是’都有道理啊。”

 “我也拿不准,我是填‘是’。”

 “唉,真想知道标准答案是什么呢?”

 ……

 听见这些议论纷纷的话语,何雨柱意识到,无论哪个时代,在考后的热门话题总离不开这些内容,多年不曾改变。

 九点半开始了数学测试,整卷共计24题。

 20题位于第一部分,4题处于第二部分,全部都是些简单题型。

 这些题目与未来的高考题相较简直是不值一提。

 这类型题目的解答对何雨柱而言简直驾轻就熟,在短短不到20分钟内全部答完。

 多数题只需心算便知答案,无需过多复杂运算。

 例如首题要求进行因式分解:x^4 - y^4;

 看着这一系列题目让何雨柱联想未来高考题库,这种难度水平简直匪夷所思。

 此外,像提问到祖冲之测得的圆周率结果是多少此类题目同样让人瞠目结舌。

 最终,他满怀愉悦心情完成了测试,并仔细校验了一番后未找出明显错误处;

 在十一点十分结束后,随即上交了试卷后离开了考场。

 离场之后,何雨柱随即骑车回家。

 因为接下来两小时后还要进行化学科考试,再接着是中外史地的考核。

 最终,何雨柱以轻松的心情结束了为期三日的考试过程。

 第三天则是附加科目考试的时间。

 考试结束后,何雨柱返回家中前特意储存了一些女用及男用单车各一辆、手表五枚进私人空间,

 此次行动耗用了1,630万的资金。

 即便耗费了超过一个月工资数目,但何雨柱知晓在未来这些物品会更加珍贵且价值不菲。

 尽管他不打算卖掉这些东西,而是作为储备备用以备将来所需(届时购买时恐怕就要凭单据了)。

 自然此事他是没有告知他人分毫。

 回到了鸿宾餐厅,田泽华开口问道:

 “小子啊,你觉得考试如何呀?”

 对此何雨柱笑着答:

 “挺好哒,蛮满意的!”

 闻言田泽华认为何雨柱极有可能金榜题名。

 随后又言道:

 “这几天我想去清华大学附近帮我妹妹物色一所学校上学!”

 田泽华询问到:

 “这么说你是报名考取清华?”

 而何雨柱点头承认了事实,

 \"没错啊,不是告诉过你了吗?我是选择机械工程系报考。”

 其实他还想兼修其他几个学科,只是何雨柱明白那些专业十余年后可能前景不明。

 仅工业人员及军人地位仍会受到重视。

 并且他目前的家庭条件已不算差。

 更别提自己还需要照看何雨水,不适合参军,一旦去当兵了,何雨水就会没人照顾。

 要是何大清还在世,无论如何何雨柱都该去从军。

 但没有办法,所以他选择考上大学。

 听到何雨柱的话后,田泽华问道:

 “现在急需医学专业的人才,你怎么不朝这方面考虑呢?”

 何雨柱回答说:

 “我已经咨询过,那个领域太受欢迎了,竞争非常激烈。

 我们的国家若想快速发展,必须强化工业系统。

 所以我希望能投身于我国工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听了何雨柱的说法后,田泽华点了点头并提议道;

 “也好,总之你现在也放了假,不然明天去办理吧?”

 何雨柱思索片刻后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