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权力并不大 (第2页)

 车间主管杨看到报纸内容,评论道:“想不到易中海竟是这样的人物!”李新民感叹:“真是出乎意料,人性啊!”

 李新民未曾想到,易中海会为了逼何大清走,竟能做得出这种事。想着如果换成自己面对这种情况,也许也会掉入相同的陷阱,意识到必须更加警惕类似的情况发生。

 午餐时在轧钢工厂的食堂内

 一名员工问何大清:“主任,您真被易中海算计了吗?”而实际上何大清早已得知这一切,回复说:“是我儿子调查出来的事实,帮我解决了离婚问题,带我脱离了困境。具体的细节我也并不了解!”

 众人听到这里,纷纷开口问起各种问题:“主任,您为何对此不予追究?”“没错,这不是欺人太甚了吗?”

 “对呀,主任,易中海究竟为何要把您赶走?”“对啊,您俩有什么矛盾吗?”

 另一名员工解释道:“你们可真是一窍不通,原来是院里的一位老太太相中了何雨柱,想要他陪伴自己颐养天年,然而由于何雨柱已有一位父亲,无法为他人尽孝,于是通过易中海策划,将何大清赶走了。只不过表面文章由易中海操办,实际幕后主使人却是那位老太太!”

 还有人补充说:“我没看过报纸,但这是别人告诉我的!”

 “是吗,真是太过分了!”“的确,非常过分!”

 见到大家争论不休,何大清也无法发表意见,只能听着他们的言论。不久之后,李新民出现了,让大家散去。他转向何大清提问:“主任,这都是您的安排?”何大清坚决地摇了摇头:

 “不是我,我没有写这篇报道。我这个学历,根本没有那个写作水平。应该是我儿媳妇写的。她是报社的编辑!”

 听到何大清这么说,李新民没想到他还会有这样一层背景。如果何雨柱把他的事情写成报道,那他就和易中海一样社死了!李新民问:

 “为什么要写这个报道?”

 何大清回答:

 “我也不知道。回去问问她吧。说实话,这事儿我还是今天才知道的。柱子的工作很保密,平时我们也住得远,大家都很忙,很少见面。以前我以为我儿媳没工作,可能会知道些情况,但现在她也上班了,我也不清楚。”

 听完何大清的话,李新民明白这件事不是何大清干的,肯定是何雨柱做的。既然如此,他也无可奈何,毕竟这事涉及到轧钢厂。

 虽然说的是易中海,但易中海毕竟是轧钢厂的人,厂里的声誉也因此受到影响。许多领导打电话来询问,杨厂长也想尽量把这事压下去。事情一旦闹大,对刚被提升为八级钳工的易中海来说非常不利。

 想到刚升职不久就被人举报并打断了腿,还没康复就爆出这种事,杨厂长非常恼火。

 李新民来到杨厂长的办公室,说道:

 “厂长,我刚才和何大清核实过了,这事真不是他做的。”

 何大清是王厂长提拔起来的,最近几年因为物资紧张,他已经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作用了。杨厂长对何大清并不重视。自杨厂长上任后,何雨柱一次也没来过厂里,他的事迹也多是听闻。即便何雨柱再能干,跟杨厂长也没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