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选择了团结合作(第2页)
“姜太公我还是了解一些的,他在《封神演义》里可是主持封神的重要人物呢!”老人听了愣了一下,随即又笑道:
“小伙子,你说的是《封神演义》吧?那可都是封建迷信,不应该相信这些东西。年轻人要有科学的态度才行啊!”何雨柱逗了逗老人,笑着说:
“您这也太绝对了。神话传说可不是封建迷信,那都是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瑰宝,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怎么能说是封建糟粕呢?”老人听了有些惊讶,毕竟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些都是封建迷信,他好奇地问道:
“你这是怎么理解的?”何雨柱解释道:
“看看我们国家的神话传说,你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精神。比如女娲补天,这虽然是神话,但反映出我们的祖先遇到问题时,并不是盲目地求神拜佛,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
再比如大禹治水,面对洪水泛滥,我们的祖先选择了团结合作,去治理水患。后羿射日也是这样,太阳太多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他们就把多余的太阳射了下来。
还有愚公移山,山挡住了路,我们的祖先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搬走这座山。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的精神——遇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精神。
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的理解。而且我们国家的文化与西方不同,西方有个万能的上帝,一切都由他决定。而在中国,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神仙。
疾病来了,我们的祖先把神农尝百草当作解决方法;缺少衣服,缁衣氏制衣;没有房子,有巢氏造屋;缺乏光明,燧人氏钻木取火。虽然这些没有科学依据,但正是这种精神,让我们民族绵延了五千年。
这些所谓的‘封建糟粕’并不是真的糟粕,反而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你看看我们国家的各路神仙,多得数不清:财神有五路财神、文财神、武财神,门神、灶王爷、夜游神、十殿阎罗、玉皇大帝等等成百上千。
然而,谁会供奉所有的神仙呢?”老人好奇地问:
“为什么不会呢?”何雨柱解释说:
“因为我们的文化讲究实用主义。只有那些能够给我们带来实际帮助的神仙,无论是神秘的力量还是精神支持,我们才会供奉。如果你对我来说没有用处,哪怕你是再有名的神仙也没关系。
商人供奉财神,社会人士供奉关二爷,农民供奉龙王。这都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的。”
你可以去瞅瞅,一个地方要是风调雨顺,那龙王庙里必然香火旺盛。如果一个地方连年水灾或旱灾,久了以后,农民还会理会什么龙王不龙王吗?你都不管我的死活,我还供奉你干什么?
这就是咱们的民族,虽然有些人认为是封建残余,但这需要深究一番。但任何国家都一样,纯粹的唯物论或纯粹的唯心论都不可取。既有外在的形式,也需要内在的精神,所以我们国家才能延续至今,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
听到何雨柱的话,老人若有所思地想了一会儿,然后说道:“今天听小友这么一说,真是获益匪浅。没错,我们国家从不供奉没用的神仙!哈哈哈,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