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不在京都也弹劾!

 朱武回来,朱瞻基也是赶忙起身。 

 说道: 

 “大哥,我们这是在重新规划一下益州。” 

 “这样做的东西实在是太多,要是光顾着修缮开垦,那也做不了多久。” 

 “等这些事完成后,咱们一走,万一又跟以前一样,可就白忙活了。” 

 朱瞻基说着,既然益州府已经有所改变了,那他自然希望这种改变能够一直继续下去。 

 毕竟身为大明的太孙。 

 做出功绩,同样是朱瞻基心头想要的。 

 朱武听出,当即明白过来。 

 以工代赈,只是正好借助了天灾荒废土地,以及多年未曾修建的工事城池等等。 

 但这些事情,毕竟是会结束的。 

 结束之后,这些还能赚到钱的灾民百姓,又要做什么? 

 这个才是重点。 

 也正是因为这个,朱瞻基才带着人在这里又是差资料,又是集思广益。 

 朱武说道: 

 “不着急。” 

 “ 

 等这些事儿处理了,咱们回去后,水泥的事儿,就可以开设过来,做水泥厂,后续修建道路,防御,城池,通运河什么的,都可以用。” 

 “要做的事很多,再说了,如果这些人一直指望朝廷给他们银两,给他们事儿做,也算是好事。” 

 “当然,也有弊端,他们也会自己找事儿做,或者做生意什么的。” 

 “咱们有大明永乐报,不担心这个。” 

 经过朱武一番解释下来。一瞬间,朱瞻基就恍然大悟。 

 顿时明白了过来。 

 “大哥的意思是,大明要修路。” 

 “永乐报纸就可以把这些事传递出去。” 

 朱瞻基明白了大明永乐报的作用。 

 自然,也知道这报纸的厉害之处。 

 至于水泥,他当然也知道。 

 之前一直交给于谦负责,早就已经成熟了。 

 只不过是还没有面向大明推广。 

 “今年快结束了,下一年,土豆玉米种上,加上修建道路,大明必然会有一番景象,大哥,多亏了你,不然大明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改变。” 

 朱瞻基说起这话,可是由心的致谢。 

 因为朱武,大明多了燧发枪,有了地雷。 

 军事实力方面得到了提升。 

 而带来的粮食,水泥,钢,还有报纸,都让大明多了几分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