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改封永镇!皇上,逼我撂挑子?

 很快。 

 夏原吉就明白了其中利害,当即对着朱武拱手道: 

 “文御侯当真才思敏捷,这办法可行,殿下,臣以为应当尽快组建大明永乐报社。” 

 “将这一福音传达下去,也是惠及百姓的事情,能让百姓对朝廷更加明了。” 

 有夏原吉这个户部尚书鼎力支持,其他各部尚书也只好点头。 

 他们并非是没有插手的机会,只是难度相应难了一点。 

 当然。只要不是朱武主导这个报社,那他们还是很容易插手。 

 听到这话,看着文官们一个个点头认同,意见一致。 

 朱棣也是十分满意。 

 朱武这王八蛋,虽然混账了许多,但能耐本事的确是不小。 

 “好,那就这么办,这事儿,就由太孙牵头,从六部之中挑选合适官员,此外,内阁中也选一个大臣辅佐。” 

 朱胖胖很快就把这事儿给敲定下来。 

 主打的就是快速。 

 随着事情结束,朱高炽也是将问题放到了赈灾这件事上。 

 朱武在益州府的事情上,做的很不错,尤其是以工代赈这个办法,可以说为朝廷博取了很大的便利。 

 省了很多钱粮。 

 光是这一点,就让朱高炽很是佩服。 

 “父皇,儿臣以为,此次报社,赈灾事务,文御侯功不可没,当居首功,并且还顺利瓦解了益州一带的叛乱,朝廷当以重赏。” 

 朱高炽亲自为朱武请功,朱瞻基也是接连附和。 

 整个朝堂上,除了英国公张辅,以及成国公朱勇,户部尚书夏原吉,以及于谦之外,就再也没人提朱武请功。 

 对于其他人来说,朱武进步太快了。 

 在场的官员,谁都想要进步,可偏偏只有朱武这个年轻人,一路青云直上。 

 谁不嫉妒? 

 自然也不愿意给他请功。 

 看着朝堂,朱棣此刻也是闷哼了一声。 

 朱武的确是功不可没,可是一想到这小子人都不在京都了,还想着写折子过来弹劾自己。 

 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 

 当即就有些抵触了。 

 “咳咳,朱武的确是功不可没,这样吧,侯爵俸禄,每年再加一千石,文御侯改为……” 

 话说到这里,朱棣顿时犯了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