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文天祥的建议可行性(第3页)

 

 有人劝他说现在元军势大,京城早晚都得被攻破,你这就跟羊入虎口没什么区别。
 

 文天祥说:“我也知道会这样,但是国家养育臣民三百年,如今情况危急,却没有一兵一卒入卫,对此我深感遗憾。
 

 所以即使是自不量力,我也要为国尽忠,以身殉国。希望天下的忠臣义士知道后,能够奋起。
 

 到时候,依靠仁义取胜就可以自立,依靠人多就可以成功。如果大家都能如此,那国家就有希望了。”
 

 文天祥家庭殷实,平日里也是丰衣足食,声伎满堂。到了这个时候,他开始不停的贬损自己,然后把全部的家资捐献了作为军费。
 

 他说:“乐人之乐者忧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八月,文天祥带领部队抵达临安,担任平江府(今苏州及附近)知府。
 

 因为丞相陈宜中没有在朝廷,所以一直未得派遣。
 

 十月,文天祥前往平江府赴任,辞别宋恭帝之后,他又上书说起了当今的形势。
 

 朝廷里求和派居多,奋发图强,处事果断的人少,请求斩杀吕师孟,鼓舞士气。
 

 同时,他又指出,大宋吸取了唐末五代割据的教训,削掉了藩镇,建立郡县,虽然彻底的解除了尾大不掉的弊端,但也因此使得国家日渐削弱,元军到一州就破一州,到一县就破一县。
 

 现在中原沦陷,悔恨也来不及了。
 

 他建议,将天下重新分为四镇,设置都督统领,使得他们的辖区更大,聚集起来的力量更强,便可以抵挡元军。
 

 同时约定好时间,一同举事,让元军疲于奔命,就可以击退元军了。
 

 但他的建议,并未受到朝廷的采纳。
 

 我个人觉得吧,文天祥的建议应该是可行的,虽然这有可能让地方做大,但这都什么时候了?
 

 只是,有宋一朝,那真是将武将压制得死死的,一路一州,什么招讨使,安抚使,这使,那使的一大堆。
 

 虽然确实是解决了军阀割据出现的问题,但也把权力分得太散。
 

 遇到事情,那是你扯我后腿,我给你甩锅,就是没有能扛事负责的。
 

 就如许多网友经常说的一句话:“宋朝不配拥有名将!”
 

 事实上,宋朝的名将是真的不少,但是几乎都是各个憋屈。
 

 那堪称是宋朝几百年,少有的拥有大战略眼光,能够统帅三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进攻型统帅,可最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