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小组的复杂成分(第2页)

 

地位确实和职务职称有关,但也不太大。

 

最后的衡量标准还得落到谁的能力更强,能不能出成果上。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有句话还真在哪个行业和领域都通用。

 

科研圈还真有点像冷兵器时代的比武场。

 

练好内功,修炼武艺无疑比什么都重要。

 

最后到你实力足够强大的时候,自然可以无视一切。

 

第二天。

 

曼伦教授的课题组新增了四名临时人员的消息在整个实验室引起热议。

 

特别是陆时羡所在的小组。

 

其实,在现在的耶鲁,过去给别人“打白工”的例子已经不算很多了。

 

自家的课题项目都还没弄完,哪有闲工夫重新起步去帮别人。

 

就算有,也只是研究生为了自我提升或是其他特殊原因做出的选择。

 

很少有副教授级别的学者会这样做。

 

很快,经过简短时间的接触。

 

陆时羡已经对小团队里的几个人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自己熟识的梅林、鲍勃和瑟琳三个人就不多说了。

 

首先是欧文,虽然他和自己不太对付,但也只是处于合理竞争。

 

陆时羡自然不可能带着偏见的眼光去对待他。

 

既然能够在耶鲁脱颖而出,留校成为助理教授,其本身的能力本身就已经得到了证明。

 

在实验操作方面,他的熟练度是高于实验狗的。

 

因为年纪并不算很大,所以高的也有限。

 

不过比梅林强上一线,也可以说顶两个鲍勃。

 

到了某种程度,有的时候只是简单的交流,察言观色中就能看出很多表象下的事实来。

 

理论方面,根据平时的一些交流,谈到dna修复、基因突变以及遗传进化的时候,欧文显得很活跃。

 

但在其他方面,虽然也能谈上几句,但也都是随之附和而已,没有过于令人深刻的观点。

 

基于此,陆时羡已经明白欧文博士期间选择的研究方向大概率应该是分子遗传。

 

分子遗传学是遗传学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的主要观点是基因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影响着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