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什么叫做格局(第2页)

 

整篇论文严谨的像是一台精密的仪器,好似它非人力锻造,而是天然就如此。

 

而且在论文的最后,论文作者居然还广邀全球所有学者一起来攻克st蛋白、w蛋白以及clv3分泌蛋白在干细胞体内的互作机制,将横在植物抗病毒基因育种面前的最后一座大山移开。

 

这毫无疑问是给了马泽尔最后一击的地方。

 

此时,他的脸上已经是一阵青一阵白。

 

他提前打听到别人的研究内容,偷偷摸摸跟着研究,要是成功了还要截胡一波。

 

现在人家毫不在意,反而大大方方邀请自己一起来研究。

 

什么叫做格局?

 

这就叫做格局。

 

这种状态维持一段时间之后,马泽尔的心情反而变得不错了起来。

 

毕竟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输在这种级别的对手面前,他真的心服口服。

 

就是不知道是从哪个世界顶级实验室出来发的成果了。

 

可惜他只是cell众多普通审稿人的一份子,并没有权限通过特殊渠道从编辑部获取到论文来源。

 

“难道是诺奖得主帕特尔教授?不应该啊,据说他自己的项目应该都还没有结束。”马泽尔不断思考着最有可能发出这篇论文的人:“或许是牛津大学生物工程实验室的杰斐逊教授?”

 

“他最近在植物基因工程领域的造诣很深,应该有可能研究这个方向。”

 

“但以他的性格,如果成功了不应该这么低调的啊!”

 

猜测了许久,马泽尔还是没想到正主,最后放弃了。

 

说实话,如果有机会,他还真想去互相交流一下。

 

最后,经过思考。

 

在收到论文四个小时之后,马泽尔还是签批了自己的阅稿意见。

 

“该研究团队的实力让人望尘莫及。至此,近现代以来基因工程领域的另一扇大门只差临门一脚。”

 

......

 

而与此同时,在最多相差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另外两份审稿意见也跨越千山万水反馈到格拉斯的电脑里。

 

“牛津大学杰斐逊教授给出的评价是成果突破了现有的理论框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启了新的方向。其研究思路和方法都令人赞叹,是该领域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