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家喻户晓(第2页)

  品昊其实已经主持过很多次聘任仪式,其中不乏一些院士级别的学术大牛,但从未有这样一天让他觉得难以忘怀。

  毕竟院士虽然权威,但这么多年累计下来,数量也不少。

  可这么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有且只有他一个。

  随后在全场数百名讲师、教授以及校领导的见证下,陆时羡庄严地接下两个重量级的聘书,并进行致辞。

  “感谢燕大给我的信任和支持,在未来,我将会积极推动现代农学研究院的学科建设,并参与相关领域学术交流与合作,为燕大的科研发展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这场盛大的聘任仪式在热烈的鼓掌声中结束。

  这场活动无论对陆时羡还是燕大来说其实都算的上意义重大。

  燕大底蕴其实并不差,甚至可以说是强的离谱。

  其实之前也出过诺贝尔奖得主。

  没错!

  华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女士,过去曾毕业于燕京医学院。

  而这所学校在1984年更名为燕京医科大学。

  如果你还没有印象,那么提起它后来的名字,就无人不晓了。

  它在2000年与燕大合并,后被称为燕大医学院。

  按照这段历史来算,燕大说出过诺奖得主并没有问题。

  但现实是通过改制合并而来的燕大医学院,和燕大本部之间其实联系并不太大。

  招生代码不一样、录取分数线不一样、管理模式不一样甚至校区和文化氛围都不同。

  甚至可以说,除了毕业证是一个地方发的,这几乎是两个学校。

  这样说起来。屠女士反而跟华国中医科学院的香火情更大一些。

  现实也是这样发展的,现在的屠女士主要工作均在华国中医科学院,并担任首席科学家和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但陆时羡就不同了。

  可以说他就是最根正苗红燕大培养出来的诺奖得主。

  这也是燕大鼎力支持、押如此重宝在他的身上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对陆时羡来说,燕大是华国科学研究水平最高的高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