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京城暗涌二十五(第3页)
杨勉屋内,就剩他一个人在那小竹篮里挑挑拣拣。半晌后,终于找到一支直径大约十毫米左右的钻头来,拿在手里看了看,很是恼火的把这支钻头放在书案上。
他恼火的不是钻头,而是这时代的铜尺,这种铜尺的最小刻度是一寸,一寸约等于三厘米,想用最小刻度是一寸的铜尺来量十毫米左右的钻头,这个工作杨勉自忖是做不来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小声嘀咕了一句,便伏首于案上,凭着记忆,画起了游标卡尺的图纸。这个不存在要绞尽脑汁来设计,他前世把游标卡尺拆卸过不知道多少次,以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在章雪梅来叫他去吃晚饭时,游标卡尺的图纸已全部画好了。
他揉了揉额头,慢吞吞的朝饭厅里走去,章雪梅手里则抱着游标卡尺的图纸,一脸崇拜的看着前面的杨勉,亦步亦趋的跟着。
进了饭厅,他从章雪梅手里接过来图纸,小心地放在身旁,放好后,端起饭碗便吃了起来,嘴里吃着饭,脑子里却想着在图纸上标的刻度线,这刻度线必须要以三十格等于一寸来画,否则就和这个时代的尺寸合不上了。游标卡尺的精度必须要高,毕竟这是工业发展上最基本的工具,在这件事上半点也马虎不得。
一碗饭吃完,等婢女再给他打饭的时间,把图纸又打开看了看,觉得无误后,才推给世瑶公主,说道:“你明日上朝时,把这几张图纸亲手交给工部尚书,叫他安排技术最好的大匠来做这个工具,必须要精益求精,力求做到最好。”
世瑶公主见他连吃饭的时候都不曾放下这纸上的东西,好奇的看了起来,可看来看去也不明所以然,只好无奈的把图纸放在一边,微笑问道:“杨郎,这是画的什么?”
“一种尺子,专门用来测量精度要求高的东西,比如我们要准备生产的鸟铳,都必须用这种统一的尺子来测量,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符合标准的武器来。”
杨勉和三女一边吃饭,一边聊着游标卡尺对于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聊完这个话题,三女又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来,他也是兴致高昂的为三女解答,想来是他今天得了那一堆铁器,才使得他心情这般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待他们饭吃完,大家的聊天兴趣也正是浓时,就从饭厅聊到客厅,从月亮初升聊到皓月当空,这才在三女意犹未尽之下,各回各屋做美梦去了。
一晃半个月过去了,在渭河边选好地方的建厂地方,建设也在缓慢的推进中。之所以缓慢,因为现在已处在腊月了,这个时节正是西北一带最冷的时候,工程的推进是急不来的。
公主别院里,穿得像熊一样的杨勉,满含笑意的把四位工部过来的大匠送出别院外,待那四位大匠坐着马车走远,他脸上的笑容慢慢的冷了下来,转身走进别院里,想着这四位大匠来的目的,心里就一阵阵的不爽。
无他,这四位工部大匠来找他请教怎么才能做出麻花钻头来,听到这样的问题,杨勉也是头大无比,如果他知道麻花钻头的做法也就好了,关键是他也不懂。给那四位大匠解释了半天,可人家愣是认为他不愿意说出来。
杨勉有些头痛的摇了摇头,暗自想道,“看来这事得找艾丽丝帮忙了,如果能从卢森堡大公国请到这样的人才,再买到这样的设备,那将可以把炎朝的工业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就炎朝现在的重工业,还处在一个未萌芽的阶段。如果一定要说炎朝有重工业,也就是那些铁匠铺了,打造一些最基本的生产生活用具。除此之外,就是工部里的将作监,打造刀枪剑戟等冷兵器。这些东西在杨勉眼里,与重工业是不沾边的。
当然,炼铁炼钢这些倒是重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