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章 哭了(第2页)

 “没啥事,抹几天膏药就行。”许大夫淡定地开药。

 “真的?”郁琴不放心,“不用吃点什么药吗?”

 陈季诚肿着半边脸,含糊地说:“大夫,我疼得厉害……”

 肿起的地方像针扎一样,麻疼麻疼的,而且越来越疼,他几时吃过这样的苦头,难受得都想哭了。

 许大夫笑着说:“都肿了,自然疼的,涂点药就好,记得别碰水,晚上睡觉时也别压着脸,过几天就好了。”

 听到他这么说,三人只好拿药离去。

 接着杨姑娘甩手回家,郁琴和陈季诚也各自回家。

 陈季诚回到家,家人看到他肿起的半边脸各种惊怒不提,郁琴则是忧心忡忡地去找母亲陈氏。

 陈氏正在灶房做饭,见女儿回来,有些惊讶道:“你今儿不是和阿惠去逛街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阿惠就是杨家姑娘的闺名。

 每次女儿和杨惠出去,都是要玩个大半天,顺便在外头的酒楼吃饭。杨惠家里有钱,并不吝啬带她到处吃、到处耍,还时不时会给她买衣裳首饰。

 陈氏对这个娘家未来的侄媳的金钱能力挺满意的。

 唯一不满的,便是杨惠是商户女,谦哥儿读书厉害,是个有出息的,在她心里举人的女儿都娶得,只娶一个貌无盐的商户女,多少有些委屈。

 郁琴道:“娘,刚才在绣庄,我们遇到二叔家的离娘了……”

 她将在绣庄发生的事和母亲说了说。

 陈氏听后,气得将烧火棍往地上一掷,生气道:“她凭什么打诚哥儿

 ?真是反了天了!”

 “是啊是啊!”郁琴附和?()_[(.)]?♂?&?&??()?(),

 “她变了()?(),

 居然会打人。”

 上次郁老太太和郁老三进城()?(),

 他们母子几个恰好不在()?(),

 后是老家那边有事。

 有什么事?

 自然是二房的离娘最近不听话,回娘家闹腾,闹得老太太和老爷子都头疼。

 大房一家对郁离的印象还留在以前,并不觉得她能闹腾成什么样。

 一个逆来顺受的乡下丫头,就算闹腾能闹到什么?

 不过老太太都进城找郁老大抱怨了,还希望他拿个主意,他是孝子,肯定得回去看看的。

 郁琴听后也不放在心上的。

 她和陈季诚的年岁相仿,陈季诚比她小半岁,表姐弟俩从小就玩在一起,陈季诚对她素来很好,她听到这事,便和他抱怨了几句。

 这次遇到郁离纯属偶然,陈季诚是个冲动少年,见到郁离本尊,就想给她出气。

 陈氏生气过后,很快又冷静下出去,小心你爹知道了要骂你。”

 郁琴小声说:“诚哥儿又不是外人……”

 在她心里,外祖家就像是她另一个家,她和诚哥儿玩得好,说几句也没什么。

 陈氏被噎住,想说什么又舍不得骂女儿。

 女儿从小就被她娇养着,时常带到县城居住,就是不想让她像二房的那几个女娃般,在村子里磋磨。

 她的女儿,怎么能活得像个村妇?

 当即陈氏也不忙着做饭,说道:“诚哥儿这次被打,你大舅、大舅母他们肯定生气,咱们得过去看看。”

 不说这次陈季诚会主动挑衅郁离是因为女儿,而且打人的还是郁家的姑娘,不管如何,娘家人肯定会对郁家不满,连带着也会迁怒他们。

 这事要是处理不好,可能会牵连到在陈家读书的两个儿子,她那娘家大嫂也会对琴娘失望,她还想将琴娘嫁给娘家的二侄子陈仲询。

 陈秀才与其妻育有两子一女。

 长子成亲后生了三子,便是陈伯谦、陈仲询、陈季诚。

 二子那儿则是一子一女。

 陈伯谦和陈仲询是陈家比较会读书的后辈,陈秀才还指望着这两个孙子能考上举人,圆他中举的梦。

 陈氏自然也盯上优秀的侄子,大侄子的婚事娘家那边早有打算,二侄子的婚事倒是比较宽泛,不用委屈他去选商户女。

 她看上二侄子陈仲询,希望女儿以后能成为举人娘子。

 **

 离开绣庄后,郁离去买了些东西。

 她先去买了半斤盐,昨天用盐来腌了两斤猪肉,家里的盐没有多少;然后又买了些生活用品,例如肥珠子这些。

 干杀猪这活,身上多少会沾点味儿,得用肥珠子洗一洗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