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章 挑明(第2页)

 兄弟俩点头,母亲的到来总算让他们松口气。

 他们还不知道郁家已经分家,迎着母亲进门时,还问道:“娘,琴娘和宗哥儿怎不和你一起来县城?”

 每次陈氏来县城,一定会带上小儿子和女儿。

 用她的话来说,一家子就要整整齐齐的。

 虽然县城的房子是小了点()?(),

 实在住不下一家子人()?(),

 不过郁敬宗可以和两个兄长一起住8()_[(.)]8?8%?%?8()?(),

 郁琴则去外祖家()?(),

 和陈家二房的表妹住,如此倒也能住得开。

 陈氏面色微僵,沉了沉心,决定还是将分家的事告诉他们。

 郁敬德兄弟俩都傻了。

 “好好的,怎么突然分家?”

 陈氏便简单地说了下分家的原因,自然略过郁老大被郁离按着跪下的那一幕,免得刺激到两个儿子。

 这事郁老爷子也叮嘱过,不能告诉他们,以免影响他们读书。

 虽是如此,郁敬德兄弟俩还是十分生气,生气的对象自然是郁离。

 “她怎么能这样?离娘实在太过分了,她都出嫁了,哪有出嫁女回娘家闹分家的?她安的是什么心?”郁敬礼气愤地说。

 郁敬德眉头紧皱,目光暗沉,“不管如何,她实在不应该做这种事。”

 说着,有些后悔他们前阵子没和父母一起回去,要是他们回去,肯定不会允许郁离在娘家闹腾,定会让她知道出嫁的姑娘就应该好好守好规矩,娘家不是她放肆的地方。

 也不会让郁家闹到分家的程度。

 陈氏看两个儿子天真的模样,不知道怎么说。

 要是他们知道郁离那力气有多恐怖,估计就不会这么说了。突然心里也有些庆幸,幸好这两个儿子当日没和他们一起回去,不然以他们的性子,肯定也要挨打,说不定真的会被郁离当场打断腿。

 这么一想,她打了个哆嗦,赶紧说:“你们千万别去招惹她,一定不能招惹,知道吗?”

 兄弟俩莫名其妙,但母亲太过郑重,甚至让他们发誓,两人只好不情不愿地答应。

 接着陈氏去屋子里探望生病的丈夫。

 当她看到憔悴得像个糟老头子似的郁老大,被吓了一跳。

 以前的郁老大也是个讲究人,纵使是在米铺当账房,也要搞点读书人的派头,让人一看就知道他是个满腹诗书的,哪像现在,这副颓废的模样就像个油腻的老男人。

 陈氏嘴巴动了动,再次意识到分家的事对他的影响有多大。

 她深吸口气,刚开口说一句话,就被床上躺着的郁老大暴怒地赶出去。

 “你也是来看我笑话的,是不是?给我滚!滚得远远的——”

 陈氏狼狈地从屋里出来,心里十分恼怒。

 面对两个关切地看过什么,勉强地宽慰他们几句,便赶他们去歇息,她则去了灶房。

 不管如何,至少她回到县城了,那破村子,她是一刻都不想待的,以后也不要再回去。-

 郁老大这一病,就病了将近大半个月。

 原本他还要继续病下去的,躲在屋子里,谁都不见。直到米铺的掌柜让人过来探病,顺便告诉他,如果他再病下去,他们就要另请账房。

 郁老大哪里还敢继续病,终于从床上爬起,收拾好自己,乖乖地去米铺干活。

 在米铺当账房,一个月有近三两的收入,这可是养家的银钱,要是没

 有这份活计?()???&?&??()?(),

 他连在县城租房的钱都没有()?(),

 更不用说供两个儿子读书科举什么的。

 郁老大振作起来去干活后()?(),

 陈氏也没有回村里的意思()?(),

 以两个儿子正是读书的关键,她要多留几天照顾他们为由留下。

 至于留在村里的女儿和小儿子,她虽然担心,想到他们的年纪已经不小,家里还有老太太和老爷子在,总归不会让人欺负他们,也不会让他们饿着,便也没再管。

 哪想过了几天,她就在县城里看到小儿子。

 提着菜篮子、刚买菜回来的陈氏看到小儿子时都震惊了,问道:“宗哥儿,你怎会在这里?”

 郁敬宗委屈地说:“娘一直不回来,我就来找你了,是坐王艄公的船来的。”

 这些年,他跟着母亲时常在县城和村里往返,早就认识路,他娘既然不带他来,那他就自己来,反正王艄公也认识他,不会收他的船费。

 陈氏被噎了下,最后没办法,只好带他回家。

 晚上,郁老大父子三人回来,看到郁敬宗时也是吃了一惊,得知他是一个人来县城的,郁敬德兄弟俩气急不已。

 他一个孩子自己坐船来县城,就算这路熟悉,可到底危险,万一被拍花子的拐走怎么办?

 当晚郁敬宗被两个兄长教育了一番。

 郁敬宗一脸委屈,气愤地说:“你们根本不知道,我在老家有多难受,天天都是青菜咸菜,喝清汤寡水的豆粥,二叔三叔那边却时不时地吃肉,阿奶都不肯给我们买肉吃……”

 说到最后,他都委屈地哭起来。

 郁敬德问:“难道二叔三叔吃肉时,没给你们送点过来吗?”

 虽说分家了,但家里还有老人,怎么着也得送些肉给爷奶那边吃的,不然实在不孝。

 “送什么送?他们才不送哩!”郁敬宗抹着眼,“他们现在都瞧不起我们,都怪离娘这搅家精,要不是她按着爹跪下……”

 “什么?!!”郁敬德兄弟俩都傻了。

 什么叫按着他们爹跪下?!!

 **

 虽然书斋那边还不确定会有多少银子,郁离觉得一定不会少。

 想到家里的存款,她的心里便踏实,买起东西来也更加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