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第 137 章
第 137 章
◎游画舫◎
傍晚,郁离来贡院接傅闻宵,见他精神还算不错,便放心了。
回到汪家的宅子,迎接傅闻宵的还有各种汤汤水水的补品,都是汪举人特地吩咐厨房那边熬的,给傅闻宵补身子。
用汪举人的话来说,傅贤弟在贡院里熬了一日,肯定要多补补身子。
白天时,郁离还听汪举叨念,不知道傅闻宵有没有被分到臭号,要是分到臭号,只怕一刻钟都熬不下去。
要知道,中秋刚过的南郡省依然闷热,没有丝毫转凉的迹象。
这样的天气,这么多人待在贡院里,那环境可想而知,要是被分到臭号,只能自求多福,讲究些的,只怕都要被熏到晕厥过去。
郁离问傅闻宵有没有被分到臭号。
“这倒没有。”傅闻宵笑道,“我的运气还算好,离臭号很远。”
郁离闻言便放心了,“下一场考试在两天后,你这两天好好歇息。”
这两天,傅闻宵确实在屋子里好好休息,就连汪举人都没过来打扰他。
郁离陪他待在宅子里,没事就练一练体术,或者陪他看一起书。
当然,傅闻宵看的是正经的书,郁离看的是话本。
这话本是莫玉婵让人送过来给她的。
两人连续玩了几天,郁离和莫玉婵的关系突飞猛进,如今她们有点闺中密友的感觉,再加上那份救命之恩,莫玉婵真是恨不得将自己喜欢的东西都给郁离。
得知郁离要在家里陪即将赴考的夫婿,怕她无聊,莫玉婵便让人送了些话本过来给她打发时间。
这几天,郁离没事就翻来看了看。
莫玉婵不喜欢那些传统的贵族小姐和书生谈情说爱的话本,更喜欢神异志怪方面的,神异志怪的话本里的某些脑洞开得非常大,很有意思,郁离也看得津津有味。
傅闻宵无事时也翻了翻,看到话本里出现“借尸还魂”的内容时,不禁看她一眼。
“你看我作什么?”郁离不解地问。
傅闻宵含蓄地道:“你看这些……没关系吗?”
“有什么关系?”郁离被他弄得有些糊涂,又看了看他手中的话本,这本她已经看过了,没看出有什么问题。
傅闻宵看她一会儿,笑道:“没什么,只是想问你,好不好看?”
郁离道:“挺有趣的。”
接着她眉飞色舞地和他分享话本的剧情,这还是她两辈子第一次看这种神异志怪的小说,她看得挺高兴的。
不过想到他的院试还没考完呢,不能让他分心,她止住话题,严肃地道:“你要是想看,等院试完后再看吧。”
说着她将话本都拿走,放在一个他拿不到的地方。
傅闻宵失笑,没有执着要看。
虽然他觉得看点话本也不至于会让他分心,但她关心自己,那便不看了。
两日后,傅闻宵又去贡院考试。
等这场考完后,这次的院试终于结束,接下来等个十天左右便会有结果-
院试结束后,确认傅闻宵的身体没什么问题,郁离和他一起出门游玩。
先前因他要去参加省城读书人的聚会,还要为院试备考,郁离都是和汪夫人、莫玉婵一起出门玩的,两人还没一起出去过呢。
为此傅闻宵还特地提了提,含蓄地表示,也想和她一起游省城。
郁离听到后,第一个想法是他真的挺黏人的,第二个想法是他毕竟是自己选中的伴侣,作为伴侣的责任,那些只要不涉及到原则的事,当然要顺着他一些。
她很爽快地答应和他一起出门。
汪夫人听说他们要出门游玩时,给他们安排了马车和吃食,并告诉他们,省城有什么地方好玩,什么地方适合年轻人。
其实是适合年轻的小夫妻、小情侣。
汪举人听说他们要出门游玩,也想跟着去,可惜还没开口,就被汪夫人制止。
等小夫妻俩离开,汪夫人嗔怪道:“人家夫妻俩想一起游玩,你一个大男人掺和进去算什么?还是你嫌弃我在家里陪你,让你委屈了?”
说到这里,她朝他露出一个得体的笑容。
汪举人忙不迭地摇头,“怎么会?夫人能陪我,是我三生有幸,我自然是高兴的。”然后又提议道,“其实咱们也可以陪他们一起去游玩的嘛,四个人也有伴。”
汪夫人差点喷笑。
这个呆子!
汪夫人伸手捏了捏丈夫的耳朵,笑道:“四个人算个什么事?人家就想夫妻俩一起去玩,我们要是跟着去,就算是成双成对,到底比不得只有小夫妻俩自在。”然后又说,“想想你当年,要是咱们出去玩,我大哥大嫂也跟着,你怎么想?”
汪举人想了想,还真是那么回事。
他只好遗憾地作罢-
院试结束后,省城更加热闹了。
省城的一些烟花柳巷之地,随时可以看到年轻的士子出入,都是趁着院试考完后、放榜前特地出来放松的。
等到放榜,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届时想来放松都没心情。
是以很多学子都趁现在出来放松放松,顺便猜测这次院试的前十名会有谁上榜,各府的府试案首皆被提得最多,他们肯定是稳定能入前十的。
其中被提得最多的,还是庆安府的案首傅闻宵。
但凡见过傅闻宵的人,皆会被他的风采折服。
大庆朝素来有尚美之风,先不说傅闻宵的学识文采如何,光是他俊美的容貌、卓绝的风姿仪态,便让那些士子们心生向往。
等与他交流过学问,见过他的文章后,更是让他们心悦诚服。
傅闻宵的名声也在省城飞快地传开,知道他的人不少。
甚至连省城那些花楼画舫的佳人才女们也听闻庆安府的案首之名,都想见他一面,给他下帖子,请他去画舫一叙。
可惜,这些帖子都没递到傅闻宵面前,被汪夫人拦下了。
汪夫人暗忖,人家小夫妻的感情好着呢,这些给傅闻宵下帖子的花楼画舫,不是膈应人吗?
省城里有一面大湖,湖中有不少花楼画舫,也是省城特有的一景。
画舫上的佳人都是卖艺不卖身的女子,多才多艺,素来有才女的名声,吸引不少自诩风流才子的男人登上画舫,一掷千金。
那些风流才子们也以接到画舫的帖子为荣耀,接到的越多,证明他们的才名越盛,越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