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皇帝的愤怒

 戌时正,冬月凄冷。

 两仪殿,火炉通红。

 御榻之上,一身黑底金丝衮龙袍的皇帝李世民,正仔细的看着眼前的奏本。

 奏本当中详细的记载了李承乾在卢护府邸一行中的所有言行。

 许久之后,他才满意的合上了奏本,轻声自语道:“太子终于是长大了。”

 皇帝很满意。

 顾全大局,安抚世家。

 这才是一名合格的太子应该做的。

 李承乾今日出宫去卢府,其实很多人都在担心他会不顾一切的做些什么。

 以致于最后将局面弄的一塌糊涂。

 李世民同样也在紧张的观望着,并且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准备在事后,及时的出手,收拾局面。

 但还好,李承乾并没有由着性子胡来。

 反而顾全大局的夸赞了卢护,乃至于整个范阳卢氏的忠诚。

 之后,更是关心卢护的香火传承,卢护遗孀的未来生活。

 这才是一名真正合格的储君应该有的城府和涵养。

 这让李世民尤为满意。

 不过,这里面也有不足和肆意的地方。

 比如对青鸟的暗讽,还有对范阳卢氏拉拢的过分。

 那首诗。

 良将忠臣倾碧血。

 辈亲几度赴国难。

 范阳卢氏可没有那么好,甚至于南北朝的时候,他们很是扮演了些不光彩的角色。

 便是到了本朝,别忘了,北平王罗艺和范阳卢氏的关系就很紧密,后来罗艺反唐,中间也有他们的力量在支持。

 如今卢承庆虽然是尚书左丞,其实很多都是因为当年河东县令、卢承庆之父、范阳郡公卢赤松和高祖的关系不错。

 但是偏偏卢赤松是李建成的太子率更令。

 唯一幸运,是卢赤松在武德八年就病逝了。

 不然,范阳卢氏和荥阳郑氏一起支持李建成,他李世民玄武门未必能赢。

 李世民的脸色微微的沉了下来。

 当年一些不好的记忆,在冲击他的脑海。

 ……

 抬起头,李世民平静的开口道:“传旨,追授大理寺丞卢护为故城县子,赐钱三百贯。”

 “喏!”内侍监张阿难从阴影中站出拱手。

 李世民轻轻低头,看向了眼前的奏本。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大殿前方响起。

 皇帝皱眉抬头。

 一名青衣内侍站在殿门处,躬身禀道:“启奏陛下,武水县伯有急事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