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不愿担罪侯君集(第2页)

 就这,还要从吏部尚书进位侍中,做梦。

 御榻之上,皇帝的声音再度平静的响了起来:“太子,这种情形下,你有什么办法?”

 李承乾平静的转身,微微拱手道:“父皇,儿臣以为,在那种情况,可以在高昌寻一块肥沃的土地,然后发于军中士卒,毕竟日后,高昌还是需要镇守的,若是能给士卒一定的土地,既奖赏了军中士卒,同时也为未来省了一定粮草。”

 “但高昌国的土地不值钱。”李世民身体微微前倾,饶有兴致的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拱手,说道:“或许亦可让士卒在获得田地之后,回长安将地契卖给官府,官府可以以关中地价回收,如此,前线的士卒可暂时安心,危机可解。”李承乾出了一个曲折的馊主意。

 “不够。”李世民摇头,淡淡的说道:“军中士卒数千里征伐,披肝沥胆,出生入死,图的不就是军功和现成的缴获吗,军功不够,现成的缴获没有,军心动荡,军前立刻就要出事。”

 殿中群臣沉默了下来。

 “父皇,那么最好的办法,便是由军前大将直接六百里加急上奏中枢,用高昌国库中的金银来赐予士卒。”李承乾肃然拱手。

 “本该如此,但他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呢?”李世民冷眼盯向了侯君集。

 侯君集立刻沉沉的叩首在地,一言不敢发。

 “太子,你说,还有什么办法?”李世民深吸一口气,转头看向李承乾。

 “高昌向来出产赤盐,还有白盐,贵于黄金。”李承乾很谨慎的开口。

 “士卒未必愿意接受,而且采盐需要时间,士卒未必等得及。”皇帝依旧冰冷的摇头。

 李承乾最后抬头,拱手道:“那么便只能委屈陈国公,自己承担罪责,以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吏部尚书,参知政事的身份,代用朝廷的名义,取出高昌国库的金银赐予士卒。”

 “还是违律啊!”侯君集下意识的说了一句话。

 “但也好过你纵兵劫掠。”李承乾猛然转头怒喝,侯君集脸色立刻难看了起来。

 李承乾轻轻冷笑,然后继续说道:“陈国公,难道你真的认为,士卒收获不足的事情,父皇……”

 “够了。”李世民突然打断了李承乾,李承乾立刻住口,然后对着丹陛之上轻轻拱手:“儿臣有罪。”

 皇帝摆摆手,说道:“事情已经如此,太子,若是依你之意,该当如何处置?”

 “父皇,从儿臣来看,陈国公是一名合格的大军统帅,但在理政上,依旧不足。”李承乾抬头,认真说道:“所以儿臣建议,免掉他的吏部尚书,参知政事,贬任地方去做一任刺史吧,什么时候理政合格了,再调回来。”

 李承乾最后一句说的很重,房玄龄,长孙无忌,还有魏征,全部都忍不住的微微皱眉。

 只有李靖惊讶的看了李承乾一眼,然后缓缓的低头。

 ……

 大殿之中,李世民沉吟许久之后终于抬头,目光看向侯君集,问道:“陈国公,你自己说呢?”

 “臣……臣……”侯君集几次要开口,但最后都被咽了回去,他沉沉的叩首,艰难的说道:“陛下,臣有……”

 “来人,来人!”皇帝骤然暴怒,对着殿外高声喊道:“来人,把侯君集扔回大理寺,让他永远都烂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