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两个岳丈,窃取江南(第一更)(第3页)
南昌公主直接问道:“殿下有什么想法,不妨直说。”
李承乾看向冯氏,说道:“杭州刺史如何”
冯氏一愣,问道:“不调回长安,任杭州刺史”
“杭州是天下重镇,在整个江南,恐怕只有越州都督能与其相提并论。”南昌公主看向冯氏,说道:“弟妹,二弟在南方能选的其实不多,杭州,越州,扬州,太子真的目的,怕是盯在了扬州上面。”
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天下四大都督府长史。
南昌公主瞬间就敏锐的捕捉到了李承乾真正的目的所在。
一旦苏亶成了扬州大都督长史,东南半壁江山都会在李承乾的掌握当中。
当然,李承乾真正的目的不是现在,而是图谋将来,所以才要让苏亶先任杭州刺史,再想办法调任扬州。
“不能调回来吗”冯氏神色有些复杂,苏亶常年在地,尤其这两年根本就没有回过长安。
“调回来”李承乾轻轻低头,沉吟片刻之后,他思索着说道:“朝中的位置,能够让父皇答应调回来的,恐怕只有银青光禄大夫,不任实职。”
“这个陛下一定能够答应。”南昌公主眉头一挑,直接点头,银青光禄大夫就是散官,没有实职,就等于投闲置散了。
“都水监不可行吗”苏淑坐在李承乾侧畔,忍不住的问道。
“很难!”李承乾摇摇头,说道:“岳丈若是在外,那么调动相对容易,但是他如果想要调回来,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的人都会盯着,因为以岳父的身份和资历,按道理,起码应该是九卿和六部侍郎一级才能安置,但这里面上下牵涉的人就多了。”
“到时候不说是各部的正副堂官,恐怕就是赵国公和梁国公,怕也会出面干预。”南昌公主面色无奈的摇摇头。
苏淑点点头,然后看向南昌公主,问道:“大伯呢,大伯这个国子司业,有更进一步的机会吗”
“很难。”南昌公主微微摇头,面色苦涩的说道:“起码这一两年很难,一切要等到陛下回朝之后,看陛下会怎么看”
“殿下!”苏淑转头看向李承乾,说道:“殿下怎么看”
“父皇东征,若是大胜而归,自然要论功行赏。”李承乾稍微停顿,说道:“舅翁到时候应该要致仕,杨相会调任尚书左仆射,岑相大体会升为中书令,刘相会升为侍中,宋国公……大体还会被赶出朝。”
萧瑀,皇帝并不喜欢萧瑀,但是萧瑀有能力,有资历,有威望,在关键时刻有用。
但也仅仅是关键时刻,一旦皇帝觉得不需要他了,他立刻就会被赶出朝。
看到众人神色黯然,李承乾继续说道:“褚公可能直接中书侍郎,参知政事,这样,就空出一个黄门侍郎,一个中书侍郎,那么这些位置,就该是之后一段时间,朝野搏杀的重点。”
“也就是说大伯有机会”苏淑疑惑的看向李承乾。
“不好说。”李承乾摇摇头,说道:“三省六部的侍郎,少卿,少监,所有的中书舍人,给事中,还有地方刺史,包括姑丈的国子司业,都会盯上那几个位置,姑丈要想把握机会,恐怕需要多做些事情。”
“什么事情”南昌公主忍不住的看向李承乾。
“修书!”李承乾低头沉吟,说道:“姑丈最擅长的,修书,当然,若是能拉着宋国公一起修书最好。”
“为何”
“父皇不会让宋国公在朝中久待的,如今如果修书是宋国公领衔,但一旦他离朝,那么领衔的,就会成为姑丈。”李承乾看到南昌公主惊讶的神色,随即转头看向冯氏,轻声说道:“岳丈若是能任杭州刺史,以江南张家为纽带,和江南士族联手,那么一旦宋国公离朝……”
“朝中的江南士族就会转而支持伯父。”苏淑终于明白了李承乾的想法。
从苏亶调任杭州刺史,到苏勖修书,冲击中书侍郎和黄门侍郎,统合江南士族的力量,从而在朝中立足。
李承乾轻叹一声,道:“朝中,越是往上,争斗就越激烈,没有足够的支持,稍不注意,就是粉身碎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