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永惟元年,黑色烽烟(第三更)

第446章永惟元年,黑色烽烟(第三更)

正月初一,阳光明澈。

太极殿中,李承乾一身赤黄色衮龙袍,头戴白玉十二冕旒,腰挂黑鞘长剑,一步步的走入大殿。

跟在他身后的,是穿一身凤凰翟衣的皇后苏淑。

在后面,是他们的长子李象。

正旦大朝,皇帝和皇后齐至。

这样的画面,对于殿内殿外的所有百官而言,已经有十几年未曾看到了。

等李承乾和苏淑在御榻之上同时坐下,群臣这才齐齐叩首:“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臣等拜见皇后,皇后万福金安。”

“兴!”站在群臣左上的内侍高声呼道。

“谢陛下!”群臣这才叩首起身,然后持笏肃立,双目低垂。

门下侍中于志宁,神色肃穆的从群臣之中走出。

房玄龄,长孙无忌,李勣,褚遂良,马周等人,有些神色复杂的看着于志宁。

日后,每年大朝,主持大朝的人,就都是于志宁了。

这也意味着贞观一朝,从今日起彻底结束。

于志宁头戴黑色的三梁冠,一身紫色官袍,走到大殿中央,持象笏躬身道:“臣,门下侍中于志宁,启奏陛下,贞观二十二年,风调雨顺,百姓安乐,诸业顺畅,天下安定,臣以天下臣民,启祝陛下万寿无疆。”

李承乾目光看着殿中的文武百官,内外使臣,致仕耆老,国子监学子等等,平静的开口道:“一年丰收,诸位爱卿辛苦了!”

“谢陛下!”群臣齐齐拱手。

李承乾微微抬手,看向于志宁。

于志宁起身,然后走到群臣左上,然后从窦知节手里的托盘中拿起圣旨,然后看向群臣道:“大唐皇帝令:

贞观二十二年,父皇贤德,退位太上,朕以寡昧,缪膺丕绪,战战临人。

朕以薄德,有谢移风,永念群方,在予多愧。

朕之绵系,兆自元元,远协先规,光宣道化。

永惟者,深思,常念,谨慎是也。

夙夜兢兢,靡有驕色,内省匪解,永惟罔極。

更申沛泽,广被纮埏。

可改元为永惟元年,大赦天下。

古之王者,御治之始,必明目达聪以防壅蔽,故设门下省通政司,诸通事舍人列台。

朝中百官,致仕耆老,国子学子,贩夫走卒,若有贤言,皆可进于通政司,然后直奏于朕。

吏治清明,言路通畅,以为盛世延续。

望诸卿与朕同心同力。

钦此!”

群臣齐齐跪倒,叩首道:“陛下贤德,万岁万岁万万岁!”

改元。

于志宁刚才宣读的就是改元诏书。

就这一刻起,大唐正式迈入了永惟元年。

于志宁再度转身,从托盘上,再度拿起一封圣旨,对着群臣高声道:“惟永惟元年,岁次己酉,正月辛亥,朔初一乙酉日,皇帝若曰:

於戏!

致君惟善,辅德在和。

必俟三台之明,用增九鼎之重。

中书舍人,正谏大夫来济,体凝精粹,理畅黄中,可黄门侍郎,参知政事,散官勋封如故。

太子詹事,太子左庶子张玄素,学奥全经,词深大雅,可弘文馆大学士,同中书门下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