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我们的征途(第2页)
张定胡乱的抹完嘴巴,来到众人面前,也不多说,往前一直:“出发!”
“吼吼吼,出发!”众人依令而行,在最前面的是李二打头,新投降的众人甚至没来得及休整就出发了,当然,还压着饿着肚子的郑好,张定还需要他的脸用一用呢。
得益于桥头镇源源不断的兵力补充,张定手里的直系武装也是越来越大。今早又来了一批,人不多,也有500号人,张定留下100人,再从李大那里抽走一百人,新人老人共两百,配上几个读书人,临时的通知班子就达成了。
其余的再塞给李大,让这些新兵蛋子去见识什么是真正的战斗,这么一算下来,战斗力可能不减反增。新占领的地区也有人驻守,可谓两头兼顾,当然,两百人不算多,但是绝对够用。
只要不作死的话,毕竟大户已经被赶尽杀绝了,没人可以随便搞事情。
随着国内局势的持续动荡,农民军的起义虽然被勉强暂时扑灭,但是他们在国内肆掠的范围太大了,基本上大半个明朝都有他们活动的影子,受到波及的家庭不计其数,叠加清朝叩关的影响。
大批老百姓背井离乡,在张煊的《西园见闻录》中曾写道: “国初......两广、漳州等郡不逞之徒,逃海为生者万计” 。谈迁的《国榷》中也有类似的语录:“东南诸岛夷多我逃人佐寇” 。
没错,明末,下南洋风潮就已经开始盛行了。明朝后期政治腐败、天灾频仍、战乱不断,以及满清入关等因素叠加,大量东南沿海的汉人逃亡南洋避难,掀起来中国人移民海外的第一次小高潮。
张定的地盘就相当承接了一部分人口,相比于不可预知的外国,虽然张定是个彻头彻尾的造反势力,还是个不知道能活够几集的那种,但是好歹也算是国内,而且大家都是中国人。
这不比外国蛮子好得多?总不可能比外国蛮子还要可恶吧?外国的路山高水远,奇葩横行。这里的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里不就是他们苦苦寻找的“桃花源记”吗?
这章没有结
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治安稳定,社会繁荣,还有清明的政治,不愁没有办法填饱肚子,只要安家落户,登记户口了,就能拥有自己的土地,这完美的击中了他们的痛点。而且还有时不时的兵丁巡逻,这就是安全的象征。
于是,相当一部分就丝毫不犹豫的留了下来,他们甚至还呼朋引伴,把自己的亲戚也叫过来,如果不是国内待不下去,谁愿意出去呢?于是,还有一部分已经出国的听说了有这么个地方又跑回去了。
总的来说,这几个月张定不在的日子,叶伏波忙坏了,每天都有很多人主动落户,大批撂荒的土地被重新利用起来了,废弃的村庄都升起了袅袅炊烟,又响起了孩子的笑声和鸡鸭鹅,狗叫的声音。
运输船队运回了大量的粮食和耕牛,这都是他们安居乐业的基础,有了人商业就更加繁荣,织造也更加精美,于是外贸更好繁华,一切都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