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混日子睡觉打蚊子

第179章 选择题(第3页)

 处理了一个可能的贪污腐败分子,张定的心情不是那么美丽,他能处理一个,但是他能把所有的都处理掉吗?很难,尤其是对继任者来说,这只能通过制度去实现了。

 张定若有所思的说道:“此番有功之人皆大赏!等具体的功劳汇报上来了,我再量身定制你们的赏赐。”

 众人欢呼不已,正所谓死贫道不死道友,别人死了关我什么事?兔死狐悲是不错,但是不是还没被查吗?

 “大人英明!”

 张定把枪住在地上,冷峻的说道:“别高兴太早了,我警告你们,管住你们的手,不该拿的别拿,不然,别怪我不客气。到时候,可不要说我没提醒你。以为言之不预也!”

 众人立即跪下:“不敢!”

 “最好如此,我功必赏,过必罚,希望尼玛你好自为之。你们有些人我是听说过一点点的……”张定表情冷漠,不为所动。

 张定把枪递给厂长,拍拍他的肩膀:“这段时间大家辛苦一点,务必加班加点,兄弟们正在前线交战,早一刻交付,就少死几个兄弟们。”

 厂长一脸凝重,十分郑重的点头:“是,大人。”

 “嗯。”张定不再说什么,带着人回去了。

 这几天的桥头镇来来往往的人越来越多了,其中年轻士人不少。纵然张定只是个地方势力,但好歹也算是一方豪强,而且如今还在四处攻伐,看上去十分朝气蓬勃,有前途。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怎么着都会是一个割据势力。因此,还是有不少士人觉得可以来试一试。他们多在明朝内穷困潦倒,看到了国家的动荡不安与朝廷的腐朽不堪,因此,他们愿意来试一试。

 在哪里当官不是官,正所谓富贵险中求,不尝试一把实在是可惜。再说,张定这里的竞争压力实在是要小很多,还是很有希望混上个一官半职的。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明朝的读书人相对泛滥成灾,不是特别牛逼有关系,哪怕有真才实学也不容易混出头,聪明人自然是想换个赛道试一试。

 张定的势力也不是存在一天两天了,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说过一点,尤其是在张定大撒求贤令和开科取士的消息之后,有心之人自然会去打听这个公司什么行情,靠不靠谱……

 本以为是个小势力,不过放在春秋战国怎么着也

算是一方诸侯了:治下户口几百万,兵几十万,土地相当于一个小省份,关键是看起来发展潜力不错,还处于发展期。

 于是,就有人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了,没想到,这里确实是竞争压力的荒漠,却是缺少竞争。不过随着考试时间的临近,来的学子倒是多了起来,还有在路上赶路的。

 本来以为自己是聪明人,结果一看聪明人的评判标准,就发现聪明人还不少。

 毕竟这年头天下可不太平,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还有兵乱,甚至张定自己就在和大明打仗呢。

 不过这些都阻止不了那些想要搏一个前程的士子们,对他们来说,生命固然珍贵,但是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样重要。

 现在就有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就在眼前,你是去还是不去呢?对于大部分敢冒险普通读书人还是相当富有吸引力的。

 1.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凡所属官吏,有仍蹈故辙,以及有意逢迎,希图尝试者,一经察觉,白简无情,勿谓言之不预也。”

 “勿谓言之不预也”一语,较早的出处可追溯到康熙年间,徐元文的《含经堂集·申饬盐政札》有:“倘旧习不除,自甘猥下,行私恣便,长弊容奸,廉访得真,即白简从事,勿谓言之不预也。所有申饬事宜开列于后。”

 康熙帝《训饬士子文》有“勿谓朕言之不预也”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