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和平鸽的新书快乐的和平鸽

第304集 《尊重》

赵文博退下来了,他原本是东北某厂矿的党委书记。在那个厂矿里,他曾是说一不二的人物,几十年来,他的身影穿梭于厂房之间,他的决策影响着厂矿的发展走向。

 

退休后的赵文博,一开始有些不太适应这种闲适的生活。他常常不自觉地在清晨早早醒来,脑海里还是以前上班时的那些事儿,想着今天又要去哪个车间视察,哪个部门需要重点关注生产进度。可当他意识到自己已经退休时,一种落寞感便涌上心头。

 

他的老伴儿张桂琴看在眼里,总是劝他出去走走,和以前的老伙计们聚聚。赵文博却总是摇头,他觉得自己在位时是备受尊重的,现在退下来了,总觉得自己在别人眼里可能没什么价值了。

 

有一天,他终于拗不过老伴儿的唠叨,决定去菜市场逛逛。他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中山装,那是他多年的习惯穿着,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当他走进菜市场时,他发现这里的变化很大,以前那种乱糟糟的布局有了很大的改善,摊位整齐,菜也摆放得井井有条。

 

他在一个菜摊前停了下来,摊主是个年轻的小伙子,正忙着给一位大妈称菜。赵文博站在那里看着那些新鲜的蔬菜,思绪有些飘远。小伙子忙完后,抬头看到了赵文博,问道:“大爷,您要点儿啥?”赵文博愣了一下,然后说:“给我来两根黄瓜,一把小青菜。”小伙子手脚麻利地把菜称好,递给赵文博说:“大爷,一共八块钱。”

 

赵文博从口袋里掏钱的时候,不小心把他的退休证带了出来,掉在了地上。小伙子看到后,帮他捡了起来,不经意间看了一眼退休证上的名字。小伙子突然眼睛一亮,说道:“您是赵文博赵书记啊?我听我爸说起过您呢,他以前就在厂矿里上班,说您是个特别好的领导,特别尊重工人,还经常下车间跟他们一起干活。”

 

赵文博听到这话,心里一阵温暖,他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有人记得他,还会因为他曾经的工作而尊重他。他接过菜,笑着对小伙子说:“那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现在我就是个普通的退休老头。”小伙子却认真地说:“您在我们心里可不普通,您的那些事儿都是值得尊敬的。”

 

从菜市场回来后,赵文博的心情好了很多。他开始主动联系以前的老同事和朋友,有一天,他接到了老部下李国强的电话,说要组织一次退休人员的聚会。赵文博欣然前往。

 

聚会的地点在一个小饭馆里,当赵文博走进包间的时候,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大家看到他,纷纷起身打招呼,那种热情让赵文博又感受到了曾经在厂矿里的温暖氛围。

 

在聚会中,大家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那些一起奋斗的日子,那些克服过的困难。李国强举起酒杯说:“赵书记,您知道吗?我们一直都很尊重您,您那时候的领导方式,真的让我们厂矿充满了凝聚力。您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的职位就轻视任何一个工人,反而总是鼓励我们提出自己的想法。”

 

赵文博喝了一口酒,感慨地说:“其实,尊重是相互的。我尊重你们每一个人的付出,你们也尊重我的工作,我们才能够把厂矿发展起来。现在虽然退休了,但这种尊重的力量应该继续传承下去。”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尊重的含义。在厂矿里,新上任的党委书记叫王浩。他是一个年轻有为的人,有着很多新的理念和管理方法。但他在工作中,却有些过于自负。他认为自己是高学历,从大城市来的,带来的是先进的管理经验,所以对厂里那些老员工的意见总是不太在意。

 

厂里有一位老技术工人叫张大山,他在厂矿里工作了几十年,对厂里的设备和生产流程了如指掌。有一次,厂里要引进一批新设备,在讨论设备安装和调试的会议上,张大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觉得根据厂矿现有的布局和工人的操作习惯,设备的摆放和调试应该进行一些调整,这样才能提高生产效率。

 

可是王浩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张大山的想法太保守,是老一套的东西,没有考虑到新设备的先进性。他在会议上说:“张师傅,您的想法我们会考虑的,但是我们要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来操作,不能总是守着过去的经验。”

 

张大山听了这话很是生气,他觉得王浩根本不尊重他这个老工人的意见,会后,他气呼呼地回到车间,和几个老伙计抱怨说:“这个新来的书记,根本就不把我们这些老家伙放在眼里,他以为他读了几本书就了不起了?”

 

其他老工人也纷纷点头,觉得王浩的做法很不妥。在接下来的设备安装过程中,果然出现了问题。由于没有按照张大山的建议调整布局,新设备在安装后,与原有的生产线衔接不顺畅,导致生产效率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

 

王浩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错了,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他想起了自己刚到厂矿时,听到的关于赵文博的故事,赵文博是如何尊重每一个工人的意见,如何让厂矿上下一心的。

 

王浩决定主动去找张大山道歉,他来到车间,看到张大山正在认真地检查设备。他走上前去,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张师傅,我来向您道歉了。我之前没有尊重您的意见,现在我知道错了。”

 

张大山看了看他,哼了一声说:“你这个年轻人啊,就是太自负了。我们这些老工人虽然学历没你高,但是经验都是在实践中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王浩诚恳地说:“张师傅,您说得对。我现在明白了,尊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没有相互的尊重,就无法团结大家的力量。”

 

张大山看到王浩态度诚恳,也缓和了态度说:“年轻人,知错能改就好。我们都是为了厂矿好,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

 

这件事情之后,王浩改变了自己的工作态度,他开始主动向老员工请教,尊重他们的意见。厂矿里的氛围也逐渐变得和谐起来,大家都感受到了尊重带来的积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