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冰雹

 他们到大队部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在排队了,每家每户都扛着自家的箩筐。他们家只有两个成年人出工,他们三兄妹年纪小,只有在农忙时干一些小活,也就是半个工分一个工分的。

 因此,他们家的总工分位于村子的中下水平。

 今日原本应是个高兴的日子,但除了一旁玩耍的小孩不知人间疾苦地跳着笑着,大人们的脸色都十分难看。

 前面已经有人挑着自家的粮食回家了,听到别人的工分,分的粮食数量,在算一下自己家的工分,能领多少粮食,心里就有一个大概数了。

 排队的人群小声议论着。冯青青拉住冯母的手,站在一旁等冯父。

 “怎么样,咱家分了多少?是不是还没挑完,我去挑。”看着冯父挑着担子出来,冯母急忙走上去问。

 冯父把粮食放下,摇了摇头,“你们在这里看着,我进去再挑一次就行了。”

 此时周围的人很多,冯母便没有再多问什么,冯父又进仓库挑了一担子出来。也没有放下直接把粮食挑回家,然后又回来一趟,挑起剩下的粮食。

 冯母则挑了几十斤的红薯秧,今年的粮食太少,所以每户都分到了一些红薯秧。

 她一边走一边叹气:“256斤的粮食,怎么可能撑到明年夏收?能吃到过年就不错了。”

 256斤的粮食,玉米面和高粱面所占比例极小,大部分都是红薯,成年人每天吃个五分饱也要消耗将一斤红薯,他们五口人,也就是说一个大人的口粮只有64,而一个孩子的口粮42斤。

 像青青这么小的孩子,一天也要吃半斤红薯,也就是说这些粮食省着吃能吃三个多月,这样算下来,这些的粮食也就能吃到年前年后。

 再加上自家自留地种植的红薯,家里的存粮能支撑到二三月份。

 “这日子怎么越来越难啊!”冯母一边摆放着粮食一边叹息。

 冯父也很无奈,“没办法,大队长他们现在肯定也很后悔。如果早知道不用交公粮,当初应该把所有地都种上红薯,就是咱们村最后种的那些晚红薯,也比玉米的产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