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洗了点阳光青提(第2页)
贼兵是如何长驱直入,抵达此地而不触发塘马警戒,又是如何精准发现这里是官军主力的?
在一望无际的战场上发现敌人的主力,不亚于在湖泊中一把抓住一根细针,就算把兵力散开四处寻觅,层层情报回传也要相当久的时间区分“真伪”。
换做是一般军队,杨文岳坐拥数万兵马,各部骑兵集结起来也有上万,怎么说也要调兵应战。
可贼兵不到两千人便敢抵达城下,身后必有依仗之物。
难道是后方跟着贼兵主力大军?
杨文岳赶忙望向更远处,确见一片稀疏的林子扬起滚滚烟
尘,数十面旗帜在尘土中攒动。
贼兵主力暗藏在后,只待官兵出兵,便前后夹攻?
还是假装设有埋伏,实则叫人投鼠忌器?
派兵出城讨贼,静观贼变的争议再次上演,两种争论恍若两把尖刀直刺杨文岳双耳。
“肃静!”杨文岳低喝一声,旋即说道,“传令下去全军戒备,且看贼兵有何图谋。”
杨文岳想了想,又追加一句把一窝蜂与重炮抬上墙头来,以防贼军主力随后就到。
只见贼兵抬手向上抛去,一张揉皱的黄纸腾着东南风飘向县城。
不知怎的,二三百贼骑忽然策马脱离队伍,裹挟着尘土奔向县城。
贼兵难道是想阵前耍威风?
杨文岳登时瞥了一眼身边武将,后者心领神会,吩咐附近的鸟铳手填好弹药。
枪管装填的火药沙沙声响起,杨文岳扭头看去,发现少许制式不同的“鸟铳”。
粗壮的铳管与寻常鸟铳不同,是名为大鸟铳、斑鸠铳的重型火绳枪,可打一百来步的敌兵,更有火石击发的“自生火铳”。
只是工匠制作的铳管质量不佳,以上两种火器仅有少量列装,基层士卒都喜欢更为皮实的火铳与三眼铳,或者不易炸膛的普通鸟铳。
就在贼兵靠近墙头之际,杨文岳低喝下令,“开火!”
一声令下,数百名铳手扣机射弹,然而一阵白烟散去,仅有十余名贼兵落马,甚至有一半人一息后还能稳当站起。
杨文岳暗骂这些火器真是不堪用,二百多步射敌竟是半成敌人都打不死。
贼兵勒马停在二百余步的位置,旋即调转马头与墙体相交,倒像是刻意与风向平行。
一名贼兵眯着一只眼,平举的右臂崩得笔直,竖起的大拇指像是在给杨文岳点赞。
“这是何意?”杨文岳没来由地询问四周,肉眼中的贼兵已然无法分清五官,勉强可分辨衣物颜色。
忽然有人搭腔道,“这是贼兵的单目测距法,可辨敌我相距多少步距。”
杨文岳闻言扭头看去,依稀记得对方是徐州参将杜仓,曾经协同背嵬军征伐辽南。
随着举手的贼兵垂下胳膊,所有同列的贼兵好似收到命令一般,端起早已装填完毕的“长条鸟铳”对准墙头。
贼兵刚把鸟铳端起来的瞬间,杨文岳便听见熟悉的声音惊声大喊,“速速趴下!”
那人犹如恶虎扑食一般,一把将杨文岳扑倒在地,旁边的文臣、监军、铳手还么反应过来发生什么,就有七八十人像被重锤击中一般向后倒下去,墙头顿时溅起一片弹打飞石的白烟。
一下子所有文臣武将都不知所措地趴下来,但还是有几个动作迟缓的倒霉蛋被后发铳弹命中。
杨文岳被扑倒的瞬间,只觉浑身肢体险些崩坏,半个身子的痛觉神经都在齐声发出痛苦啸叫。
他忍痛回看自己方才站立的位置,赫然多出一位胸口涌血的重伤者,那人脸上的汗水瞬间爆出,急促张合的嘴唇溢出一条裂开的血丝。
杨文岳惊魂未定地喘息,若没有杜参将救他,他只怕已成铳下亡魂。
杨文岳尚未恢复思考能力,只是一个劲地指向死去的铳手。
他的视线不知觉向远处挪移,一张熟悉的脸朝向自己,眉眼间点缀一颗红点,正缓缓涌出血流。
那人不是监军太监又是谁?!
第三轮排枪射击再次抛在墙头,打碎一地落石砰砰作响,吓得杨文岳不由得缩紧脖颈,其他官兵更是不敢直起身。
仅有少数胆子大的官兵,将鸟铳探出脚边的射击孔,也不管能不能打中便扣动扳机射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