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忽悠你们,我是专业的


 苏妤绝不会告诉任何人,她是把所有可能会引起怀疑的细节想了又想,才想出这么个迂回曲折的主意的。 

 因为,一般小姑娘不会认识钛矿石这种东西,方进贵的女儿也不能。 

 那她方妤是怎么会懂的呢? 

 不会引起别人猜疑的途径只有两种,一是有人教,二是书上看。 

 显然,方妤这种农村小姑娘不会有人教,那就是书上看来的。 

 但什么书呢?书得有出处啊。 

 苏妤找不到这个出处,这年头没地方去买这样的专业书,只能她自己画一个。 

 那就又会引申到谁会无缘无故画这个东西的问题上。 

 似乎只有那些懂矿石,懂冶炼,懂飞机构造的人才会画。 

 所幸苏妤留学的时候在国外看过世界级的航空展览。 

 当时,在这个展览上,某国独独不许咱华夏国人进入军用飞机内部参观和触摸,搞公然歧视,这引发了很大的国际舆论。 

 这事的发生,反而让苏妤对航空展览引起了兴趣,就特意去看了,还专门研究了相关国家的军用飞机机型,且引发了一些兴趣,所以才能画出最先进的战斗机型。 

 苏妤就按照自己所见所闻,所知道的后世的战斗机做了详细介绍。 

 为了引起132军工厂的重视,内容都是英文。 

 这样做,可以减少内容让不相干的人了解到的风险,最主要是搞得很高大上,不会让人联想到,这些纸上的东西会是方进贵那种农村人的女儿弄的。 

 这不,于明锐也想不到。 

 他听苏妤讲完以后,一直皱着眉头在思考。 

 苏妤也不出声,往办公室角落去坐下,找了张报纸翻看,等于明锐自己去找这件事情里面的逻辑漏洞,再来询问她。 

 她很有把握,他找不到破绽。 

 毕竟,她连纸张都特意做旧,笔迹都是稀释的,且这个是对国家有利的事,不可能当作危害性事件,过分细化的来处理。 

 这时候,魏工回来了,他眉宇间喜气洋洋: 

 “于队!我和冶金专家通了电话,他说,如果真的可以把钛合金的室温拉伸强度提升到1100~1400mpa之间,那么确实不止用于发动机上,可能后端的水平尾翼也可以用到,这样的话,歼机总体重量可以减少四分之一,那速度提升就不是一点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