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东王的恩情还不完,工业化的考试才开始(求订,求票)(第2页)
“五万两不够还要称臣!“杨秀清掐住稻子脖颈按在榻上,扯落她半边衣衫,“德川家定要跪着递降表!“东王腰间玉佩刻着「扫清妖氛」,压在稻子背上未愈的刺青上,渗出了些许血珠。
稻子喘息着摸出个信封:“这是.将军的诚意.“信封里面是一百多个日本工匠的名单,都是世世代代为江户幕府打造“铁炮”的良匠,还有几位精通兰学的学者。她突然翻身抱住东王:“将军给的好处不少,不如先应允下来,许诺坚船造好就渡海去为将军撑腰.“
“坚船?”杨秀清粗暴地摁住了稻子,“你这次在日本请到了几个能造船的大匠?”
稻子笑道:“不负东王所托,奴婢为东王请来了罗刹国的特使奥尔洛夫、图波列夫、苏霍伊、米高扬他们本来是应清妖所请来东方的.”
“人在哪里?”杨秀清马上问。
“已到汉城.东王要马上见他们吗?”
杨秀清一把撕开稻子的素白吴服,狞笑道:“今天本王要降妖明天再去见罗刹鬼!”
俄罗斯国的特使彼得.奥尔洛夫展开一张泛黄的高炉图纸。和他一块儿来的图波列夫“洋喇嘛”则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指着标满了英文的图纸吹嘘道:“东王九千岁,这是我国圣彼得堡大学密藏的图纸是我国沙皇陛下送给您的礼物!“
“温斯特!”坐在一张金丝楠木的龙椅上的杨秀清眼皮都不抬一下,只是喊了个洋名,然后就看见一个黄袍黄冠的洋兄弟大步出列,正是温斯特.怀特——他现在已经是东殿工部尚书,杨秀清的“工业化”全都由他实际负责。
“东王,”这是一种日产5吨生铁的搅炼炉的图纸。”温斯特.怀特当然认得图纸上的英语,也瞥见图纸角落的东印度公司徽记水印——这图纸多半是从上海哪家工厂里流出来的过了不知道几手的图纸了。
不过在朝鲜这里,这图纸还是挺不错的,至少简单易上手。
“5吨?那是多少?”杨秀清眯着眼睛问。
“一万斤。”温斯特.怀特回答道。
“日产一万斤?”杨秀清吃了一惊,“年产岂不是有三百多万斤?”
这可不是个小数!大清一年的生铁产量在19世纪50年代大概就2万吨,而一座搅炼炉,一年就能产一千多吨,修个十几座搅炼炉,朝鲜的铁产量马上就能超过大清!
这就是工业化!哪怕是落后技术,也不是传统小农社会的手工业能比的。
“有了这个图纸,就能建起高炉吗?”杨秀清问。
“能!”图波列夫保证道,“东王殿下如果愿意相信我们俄罗斯帝国,给我三个月时间,我保证能为您建起第一座搅炼炉此后每个月都能建成一座!”
杨秀清点了点头:“还有别的吗?”
“有!”跟着彼得.奥尔洛夫一起来的另一个东正教神父又捧出一叠造船的图纸,“东王殿下,这是最新式的木壳风帆蒸汽炮舰的图纸只要您愿意聘请我们俄罗斯的工匠,一年之内,我们就能为您造出第一艘蒸汽炮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