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光头李三
第66章 弹劾高拱(第2页)
朱翊钧微微一笑,站起身来,心中暗叹:“不管怎样,我都要做好自己,大明帝国需要改变了,而自己,同样也需要证明自己,明神宗的这个庙号,绝不会出现。”
此时的他眼神坚定仿佛的想入d……
此时的裕王府很是平静,而朝堂之上,可不像裕王府这么平静。
一个名为胡应嘉的给事中弹劾高拱,在朝廷准备册封大典之时,私自翘班,并且将内阁中的诸多官文带回家中。
胡应嘉是徐阶的铁杆亲信,在高拱就赈灾之事与徐阶闹得很不愉快的时候。
胡应嘉便盯上了高拱,并且在册封大典之前,上书弹劾。
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小。
往大了说,高拱从宫中私藏重器带回家中,说小了,那就是这高大人身体劳累,将没有干完的活带回家里面干了。
但在册封皇太子大典之前弹劾高拱,弄不死他,也恶心他一番。
内阁之中。
高拱来回踱步,徐阶平静的喝着茶,稳坐钓鱼台。
“徐阁老,我高拱不敢说为大明呕心沥血,但也问心无愧,现在这个关头,胡应嘉是什么意思,是受到了谁的指使吗?”
“高大人,胡应嘉是监察言官,他弹劾你,是他分内的事情,怎能说是受谁指使呢?”
“哼,徐阁老,谁不知道胡应嘉是你的门生?”
“高大人,胡应嘉是嘉靖三十五年年丙辰科进士,应是天子门生,高大人还是要慎重说话。”徐阶将茶杯放下,而后轻声说道。
嘉靖四十三年之前,清流相亲相爱,扳倒严嵩父子,追查清算严党,可在一切都尘埃落定的时候,清流两大巨头,高拱,徐阶,已经面和心不和了。
天下攘攘,皆为利也,天下熙熙,皆为利往。
政见不合,理念不合都只是表面,争夺的本质核心还是权力。
徐阶是内阁首辅,并且还有着言官系统的帮助,当年,倒严之时,都察院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而高拱办事能力强,做事果断,再加上外出当差,也有着裕王府的背景,身旁也有一帮手握重权的重臣,礼部,吏部,户部的实际堂官都与其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