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不为五斗米折腰(第2页)

张居正说完之后,官员们嘀嘀咕咕,有人想着出面反驳张居正,可又畏惧张居正,当下只能无能嘀咕……

一直没有说话的朱翊钧,也清了清嗓子,他看向百官:“礼记·中庸有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采众长而学之,悉心究问而审之,深思熟虑而慎之,明晰判别而辨之,坚定践行而笃之……”

“朕读书没有你们多,尚且知道这个道理,为何,你们不能将所学,所思,所辩的道理,付诸实际行动……”

“张卿所行考成之法,乃为整顿吏治、强国富民之良策。朕心甚悦,全力支持,此法既施,定不可废,亦不可止……诸卿当谨遵,勤勉奉公,共筑我大明之盛世……若真的有爱卿觉得,此考成法,乃弊政,可效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

“谁要请辞……”

“朕绝不挽留……”

话音一落,殿中立马安静下来……再也没有人敢嘀咕一声……

数十年寒窗苦读,好不容易将自己卖进帝王之家,做了臣子,当了官员,谁也不会轻易的放弃自己来之不易的官位……

这个时候,要是嘀咕一声,被当作出头鸟打了一下,可就真的有冤也喊不出来了……

朱翊钧先是引用典故,在道德层面压官员们一头,而后定下基调……

考成法定不可废,亦不可止……

按照常理来说,皇帝年幼,这个时候的官员应该是最舒服的时候,但现在的陛下,少年老成,自己没有“能力”享乐呢,便也不愿让苦读十年圣贤书的这帮官员们,肆意的享乐……非要给他们找点不自在……、

朱翊钧说完这些话后,目光在殿中诸臣身上一一扫过,看到刚刚诉苦的官员们纷纷低头不语,较为满意,而后他便从龙椅上站起身来,直接离开了皇极殿……

官员们赶忙跪送陛下…………

而等到朝会结束后,朱翊钧答应海瑞的经筵便如期举行。

海瑞带着八名经延讲官,一散朝,便直接前往乾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