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另外的选择

张居正微微沉吟,看着冯保,而后,他轻捋胡须,缓缓说道:“冯公公,既如此,你且回禀陛下,内阁可增至四十五两,这是内阁能做主的事情,若真的要足额派发,还需与户部的王尚书,商议一番。“

 张居正松了口。

 从三十万两,变成了四十五万两。

 冯保心中明白,皇帝陛下让自己前来,无非就是与张居正通个气,陛下也没有指望,他跑一趟就能搞定。

 增加十十五万两,算是张居正给冯保的一个薄面。

 冯保微微点头,说道:“既然,阁老都这样说了,那我啊,也不为难阁老了,这便回宫向陛下复旨……”说着,冯保便要站起身来。

 冯保一起身,张居正也随之起身。

 两人目光交汇,瞬间又各自移开,仿佛有无数的心思在这短暂的对视中流转。

 冯保微微拱手:“阁老留步。”

 张居正也回礼道:“公公慢行。”

 冯保点了点头,便朝着书房外走去。

 而张居正看着冯保离去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

 大明朝的家,不好当啊。

 张居正缓缓踱步回到案前,坐下身子,而后细细想着,皇帝陛下的想法。

 自从,在那次大雪朝会上,君臣两人单独奏对之后,张居正便对这个“年幼”的皇帝陛下,充满了信心。

 陛下真的能成大明朝数一数二的英主明君。

 但,现在的朝廷风气,吏治情况,陛下了解的还是不多。

 此时,士林有着一股隐晦,消极的思想。

 朱家的皇帝。

 寡恩。

 薄情。

 当官太过冒头,不是好事。

 太祖高皇帝大肆诛杀功臣集团……

 成祖皇帝,诛十族与方孝孺……

 英宗皇帝复辟之后,诛杀于谦……

 所以,很多官员,特别是那些想混日子,当官只为光耀门第的。

 他们一直信奉着一个信条。

 在大明朝为官,当明进退之理,知功过之重。

 求功未必得赞誉,过显定然惹祸端。

 不求惊天动地之功绩,但求无过以保身。

 这部官场厚黑学,早就广为传播了。

 嘴中全是社稷,心里面却藏着生意……

 官场如棋局,一步之差,满盘皆输。

 功过相伴,如影随形,唯有谨慎行事,洞察时局,方能在风云变幻中寻得一方安稳。

 还有很多官员,认为不粘锅并非怯懦……

 而是智慧,深知官场暗流涌动,稍有不慎便会深陷泥潭,以中庸之道处之,非为无为,而是待时而动,为社稷谋长远之利……

 俗称,说的好听,不办人事。

 这也是为何,张居正推行考成法的原因 。

 既然,圣人的教条,自身的品德,已经约束不了自己了,那便要用严格的律法来约束。

 可这沉疴之躯,非一剂猛药不可医,考成法虽已推行,但想改变这官场的积弊,又岂是一朝一夕……

 正在张居正沉思的时候。

 书房之外,又传来了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管家到了门口:“老爷,张四维来了。”

 张居正听到张四维的名字后,稍稍一愣,好像,张四维昨日一早便就来了一次了,难道是自己记错了。

 “当他到书房来吧。”

 “是,老爷。”

 片刻后,管家带着张四维来到了书房外。

 张四维穿着儒服,神色恭敬,手中捧着一个精美的长木盒,他站在书房门口,并没有着急的进入,而是先开口道:“阁老,新春大吉,四维特来给阁老拜年。”说罢,深深一揖。

 张居正看着站在门外的张四维,微微颔首,道:“张大人不必多礼,快些请进。”

 张四维将自己的姿态,可以说放的非常低。

 在听到张居正的话后,也是恭恭敬敬的道了一声是。

 才抬起脚步,进入到了书房之中,一进来,张四维便将手中的长盒小心翼翼地放在一旁的桌上。

 “张大人,请坐。”

 “谢阁老。”

 张四维坐下之后,便又立马站起身来,拱手言道:阁老,下官偶然得一古画,听闻阁老雅好书画,特来请阁老赏鉴。”说着,他打开长盒,取出一幅画卷。

 而后,快步走到张居正做的书案前。

 画卷徐徐展开,只见画面上山水相映,笔法细腻,意境深远。

 张居正凝视片刻,而后看向张四维:“此画确非凡品,不知是何人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