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万历五年 8(第3页)

 张鲸一脸茫然……难道不是陛下即兴发挥的诗文吗,他跟冯保虽然都是太监,但冯保除了太监,还是一个书法家,文化人,而张鲸与他相比,更像是一个纯粹的太监。

 朱翊钧看着一脸茫然的张鲸,苦笑一声摇了摇头:“这首诗,是我大明太祖高皇帝,在登基为帝那日,当着群臣百官的面做的一首诗,第一句,第二句通俗易懂,甚至有些滑稽,引得群臣想笑却不敢笑……”

 “可到了第三句,第四句,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群臣皆被太祖高皇帝豪迈气概所震慑……”

 张鲸听完朱翊钧的话后,又赶忙说道:“太祖爷的诗豪迈,陛下念的也是极佳……陛下定是能成为太祖爷那般有为的君主……”

 闻言,朱翊钧并未答话,不想跟没有文化的人,聊文化……

 而此时,行刑台上,已经开始上人了……

 吴中行、赵用贤、邹元标等人被带到了菜市口中央。

 他们脸色苍白,嘴中还被塞着东西,他们被带上了行刑台后。

 坐在观刑官位置上的冯保,站起身来,取出了旨意。

 “圣旨。”

 “朕承天运,御宇临民,国之大事,首重社稷安稳,百姓安宁……”

 “张居正乃朕之股肱之臣。今其父丧,朕念国家社稷之重,百姓福祉之托,特行夺情之举,留张居正于首辅之位,以保朝政稳定,国势昌盛……”

 “然有吴中行、赵用贤、邹元标等一干人等,不识大体,沽名钓誉,为邀直名,行扰乱朝纲之事,彼等不顾社稷安危大局,恶意攻讦首辅,诬蔑君父。其心可诛,其行可鄙……”

 “此等臣子,不思为国尽忠,为民谋福,无端生事。他们妄议朝政,蛊惑人心,致朝野不安,百姓惶惶。其罪一也……”

 “违背朕意,上书反对夺情之策,目无君主,其罪二也……”

 “他们以不实之词,诋毁当朝首辅,虽言行良臣之举,却行不臣之事,其罪三也……

 “为正朝纲,以儆效尤,今于菜市口对其等行杖刑……”

 “钦此。”

 在念完圣旨之后,众目睽睽之下,吴中行,赵用贤,邹元标等人被强行拔去了裤子……

 引来下面百姓的一阵阵惊呼。

 而守在行刑台下面的官员们,都是赶忙低下头去,口中默念非礼勿视……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们被强行扒去裤子,屈辱地趴在地上……

 冯保面无表情地坐在监刑台上,眼神冷漠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他的心中没有一丝怜悯,只有对皇帝旨意的绝对服从。

 随着一声令下,廷杖开始了。

 沉重的棍棒带着呼呼的风声,一次次狠狠地落在他们的身上。

 每一棒下去,都伴随着皮开肉绽的声音。

 众人额头青筋直冒,痛的死去活来,却发不出一点声音来……

 而此时在酒楼上观刑的朱翊钧,看着面前发生的一幕,心中也有些许其他的想法,他闭上了眼睛,低声喃喃说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廷仗结结实实的打完,很多人都已经昏死了过去。

 而等到结束之后,十几名郎中在王锡爵等人的催促下,上了高台,去医治这些刚刚受重型的君子们。

 对于郎中的上前,锦衣卫,兵士都没有阻拦。

 朱翊钧也用了一场几乎残暴的手段,阻止了朝堂上将要发生的夺请群体阻拦事件……

 不过,这种手段,也让年轻的皇帝陛下在士林之中,背负了专横的名声。

 对此,朱翊钧却不在意……专横,只是刚刚开始。

 而远在荆州的锦衣卫,也开始深入调查张文明的死因,因为张文明的身份特殊,锦衣卫到了荆州之后,他已经下葬了。

 只有仵作的记录,张文明胸前中三刀,背后被砍了八刀。

 胸前三刀,已是致命,背后八刀,是张文明死去之后泄愤补上去的。

 按照案件发展来说,是那个哑巴伙计,想杀张文明身边的家仆,因为这个家仆经常出入这家古董店,替他的老爷找寻好东西。

 每次来了之后,都会挑逗欺辱这个哑巴伙计。

 而这个哑巴伙计,最终忍无可忍,选择杀了这个家仆,但那个欺负他的家仆,只中了一刀,而顺带手的张文明,却是中了整整十一刀……

 巡抚,知府都亲自过问这个案子,但哑巴伙计既不能说话,也不会写字,自从被抓了后,官府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

 而锦衣卫到了荆州之后,算是接手了这个案子……在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得到了旨意,不管牵扯到谁,不管查多长时间,也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