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海上初遇(第2页)

 张丁征心中明白,在船上能穿丝绸衣服的定是主子们。

 这么多天,他也只见过一个人穿着丝绸的衣服,那个人是这艘船的船长,而眼前这个老者,定是有着崇高的身份,但却不涉足于船上的生意。

 当然在开海之后,很多大儒虽然嘴上说着,开海会误国误民,但他们的行动却是截然相反的。

 有很多有名气的大儒,会上船出去看看。

 井底之蛙,虽然舒服,但想当的人,是很少的,有机会开拓视野,谁不想尝试一下。

 天涯海角,存在吗?

 他们也是有求知欲的。

 这些,张丁征是知道的。

 原本在他的船上就邀请了这些大儒,写传记,写话本,不过,他没有机会成为主子,参与到创作中了。

 他走上前去,恭敬地行礼道:“先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不知这海上的明月,先生有何感受呢?”

 老者转过头来,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看着张丁征,微微点头道:“你一个船工,竟能说出此等诗句,不简单呀。”

 张丁征谦逊地笑了笑,说道:“先生谬赞了,小人只是偶尔听闻,觉得这诗句与眼前之景甚是契合,再加上先生站在船头,天涯共此时,好似成了眼前之事。”

 老者轻轻笑道:“多年前啊,咱们的皇帝陛下曾经给已经去世的高拱,写了一个匾额,上面 所说的便是海上生明月,一晃多年过去,物是人非,但也依赖高拱之力,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

 这老者说完之后,有些疑惑,他不知自己为什么会跟前面的这个劳工,说这么多,可能是因为上船的时间久了,没有人给自己讲述诗词歌赋。

 张丁征提了诗句,倒是让他有些控制不住自己,说了过往的事情。

 而此时张丁征面对的老者。

 可不是个简单的角色。

 他叫徐渭。

 皇帝陛下的老师。

 他此次随着船队出海,一方面是因为与金陵王家交情深厚,想来看看这开海后的景象;另一方面,也是想远离两京的喧嚣,寻找一份宁静。

 徐渭在万历四年初,便离开了北京城,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觉得自己教不了皇帝陛下什么东西,在加上南方开海的势头越来越猛,他也想着出去看看,便给皇帝陛下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