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闷声发大财(第2页)

 现在的她都已经开始炼丹了,也到了最花银子的环节,仅万历六年一年,只在炼丹这一件事情上面,便花了宫里面数十万两银子,最重要的是,银子也花了,时间也花了,炼制出来的丹药,品质却远远不如世宗皇帝炼制的。

 还是没有世宗皇帝的天分。

 众人坐下之后,两宫皇太后又叮嘱了林素微一些事情,随后分别指派了他们宫里面,办事得力的下人,到坤宁宫中伺候……

 两宫皇太后在坤宁宫中呆的时间并不长,而朱翊钧却是留宿在了坤宁宫,前面一大堆事,推到了明日。

 当然,这个留宿只是留宿,深夜时分,什么故事也没有发生……

 次日是朝会日,朱翊钧早早的起床,离开了坤宁宫。

 这次朝会,是万历六年最后一次朝会,也是目的性最强的朝会。

 这就是朝廷的总结大会,要让皇帝对于国家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

 除了禀告之外,还有要详细的记录呈送,让皇帝差人查询,验明真伪。

 还有六日,新年便要到了,而在这将近一个月的时候,各部衙门都在算账,内阁结合,也将总账给算完了。

 大明朝家,在这个时候,还是内阁当着呢。

 朝堂之上,气氛肃穆。张居正身着一品朝服,手持笏板,稳步出列,向朱翊钧行礼之后,便开始了长篇奏报,而众多官员也都竖着耳朵仔细的听,这份禀告,算是后世的政府报告,可信度超八成。

 也能说明,此时大明朝的真实情况。

 对于百官们来说,机会可是很少的。

 “陛下,今岁新政推行,虽遇诸多艰难,然亦有成效斐然之处。且先论赋税之事,秋收之际,总计收纳赋税五百三十二万两白银,此乃各地百姓辛勤劳作与地方官员勉力征收之功……“

 ’然,天有不测风云,其间多地遭受灾荒,民生艰难。陛下秉持民生为要之圣念,在今年下了七次恩旨,恩准酌情减免赋税,以安百姓之心。各地依旨意减免赋税之数,约计九十六万两。”

 “灾荒即临,赈灾之事刻不容缓。朝廷拨款一百三十六万两白银,以解受灾百姓燃眉之急,使百姓得以熬过灾厄,不至流离失所。此亦彰显陛下爱民如子之仁德,与我大明以民为本之风范。”

 “再者,兵部调配一百八十万两白银,一百三十万担粟米,皆用于军备整饬、边地防务以及将士粮饷。蓟门、辽东等边陲要地,得此军资,防御更为稳固,将士士气亦得以提振,保我大明边疆安宁,此为固国本之要策。”

 “如此算来,今年朝廷之收支相抵后,尚结余白银三百四十五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