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在祀与戎………

李太后出宫最初的目标是,找到李文贵,虽然这个目标没了,但两宫皇太后前往昭陵祭拜先帝,已经提上日程,是朝廷万历七年礼仪重大事件了,是不容更改的……

 天色还未破晓,紫禁城就被一层肃穆的氛围紧紧包裹。

 乾清宫外,灯笼的微光在寒风中摇曳,人影在光影交错间攒动。

 而暖阁之中,朱翊钧也早早起床更衣,他今日要着正服,虽然他不跟两宫皇太后一起前去昭陵,但,却要为两宫皇太后送行。

 司礼太监们屏气敛息,十二纹天子服饰,是用顶级的蜀锦制成,锦缎在微光中闪烁着细腻的光泽,仿佛流淌着岁月的华彩。

 朱翊钧在一众太监,宫女的簇拥下,缓缓起身……

 首先,是那件玄色的上衣,衣身之上,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种图案依次排开。

 日,绣于左肩,以金线勾勒出一轮红日,其中三足乌栩栩如生,似要冲破云层,喷薄而出,散发着无尽的光明与威严,寓意着天子的统治如同太阳般永恒照耀大地。

 月,于右肩处散发着清冷的光辉,白色的丝线绣出的月牙中,玉兔捣药的形象活灵活现,象征着皇帝恩泽如月光般柔和洒向四方。

 星辰则布满背部上方,用银线绣成的繁星闪烁,好似将浩瀚宇宙披于身后,寓意着皇帝如星辰般指引着国家前行的方向。

 接着,是那件赤黄色的下裳,其上绣着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种图案。宗彝位于两膝之处,一对虎与蜼的图案,针法细腻,毛发根根分明,象征着皇帝的忠孝之道,时刻铭记祖宗的功绩与传承。

 藻,以灵动的线条绣出,仿佛在水中摇曳生姿,代表着皇帝的品行高洁,如水中藻荇般纯净。

 火,绣于宗彝下方,火焰的图案用朱红色丝线绣成,热烈而奔放,寓意天子的统治充满活力,如同熊熊烈火般不可阻挡。

 粉米,密密麻麻地绣于下裳,颗粒饱满,象征着皇帝对百姓的关怀,祈愿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黼,绣成斧头的形状,黑白相间,寓意着皇帝明辨是非,有决断天下大事的能力。

 黻,绣成两个“己”字相背的形状,象征着皇帝能够君臣相济,治理好国家。

 在太监们的协助下,皇帝缓缓穿上这件十二纹服饰。每一个动作都庄重而缓慢,随着服饰的穿戴完毕,皇帝的气场愈发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