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光头李三
第586章 信佛的俺答汗(第3页)
若是没有这个腰牌,李成梁的信件奏疏必须要走诸多繁杂的流程,可有了这个腰牌,便能直接送到宫中冯保的手中。
朱翊钧闻言稍愣。
“这辽东的战事都结束了……打仗的时候,都没有动用,这个时候,难不成是摧赏的……”说话间,朱翊钧拿起了密信。
拆开来看,片刻间,朱翊钧脸色变了又变……
“臣李成梁叩首谨奏,为边患事,诚惶诚恐,具陈于陛下。忆嘉靖二十九年,土默特部之俺答汗兴兵犯境,酿庚戌之变。贼寇肆虐,截杀我无辜百姓数以万计,长驱直入,兵临北京城下,京师震动,社稷蒙尘……彼时先帝宽仁大度,未以复仇,反于隆庆年间册封俺答汗为顺义王,许其互市,怀柔远人,示以恩威……”
“然俺答汗背恩负义,全忘先帝与陛下浩荡之恩……”
“万历七年秋,悍然与察哈尔部合兵一处,犯我大明边疆。烧杀掳掠,百姓苦不堪言,边军奋力抵抗,亦损失惨重。此等贼寇,狼子野心,若不加以严惩,边疆永无宁日,朝廷威严何在?”
“臣日夜忧心,筹思退敌之策。今有一计,可保边疆太平。臣愿亲率八千辽东铁骑,自辽东奔赴大同,再由大同挥师直捣俺答汗王帐,必擒贼首,剿灭土默特部。同时,戚继光将军久镇蓟门,熟悉边情,可令其自蓟门出发,直扑察哈尔部,一战歼灭蒙古两大部落……”
“此举一可告祭世宗皇帝在天之灵,雪当年之耻,二可重振我北疆士气,威慑诸,三可保边疆百姓安居乐业,永享太平。臣深知此举责任重大,然为江山社稷计,万死不辞。伏望陛下圣裁,早日定夺,臣不胜惶恐待命之至。”
朱翊钧看完之后,将密信放下,沉默片刻后,他看向冯保:“大伴,可曾看过……”
“陛下,奴婢未曾看过内容,只是让人查了一番里面是否有不干净的东西。”
“大伴,你也拿去看一看。”说话间,他又扬起了手中的书信。
“是,陛下。”说话间,冯保便走上前去,从朱翊钧的手中接过信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