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乱成一锅粥(第2页)

因为夏天天气炎热,气温潮湿。

程开颜在病床上每天少不了擦身子,涂抹防止生疮的药膏。

刘晓莉本想自己来,毕竟是自己认定一生的男人,擦身子虽然羞人,但她也愿意。

只是母亲反对,就连小姨都反对。

原因很简单,后背受伤太严重,需要用的手法非常专业,叫轴线翻身法,需要两三个专业的护士处理。

就连小姨都是跟着护士们学了几天才会的。

贸然挪动,只会让伤势恶化。

这样一来,刘晓莉也就放弃了。

“安心的休息吧,擦完身子,你再进来陪着他,这里有我在就行。”

蒋婷轻声嘱咐道,心中有些复杂酸涩。

她并不希望刘晓莉来替自己,并不是因为刘晓莉没学过这个手法。

而是……

“知道了。”

刘晓莉点点头,她忽然问,“小姨,您知道开颜手上的手表去哪儿了吗”

蒋婷闻言轻轻摇头,“不清楚。”

“嗯。”

少女也没多想,前段时间发生太多事了,许是不经意遗失了,人回来就好了,手表没了再买就是了。

……

接下来的一周里。

刘晓莉都在医院陪着昏迷不醒的程开颜,和他坐着说说话,摸摸手,贴贴额头。

想用这种方式让他加深对外界的感知,从而快速苏醒,这是刘晓莉从小姨那边听过来的。

这段时间以来,这个工作都是小姨蒋婷在做。

刘晓莉来了之后,自然由她这个名正言顺的对象来做。

这一周里有采风的作家们过来看望,刘晓莉得知现在采风基本上告一段落,大家都在军区埋头苦写创作,为后面的采风征文大赛做准备。

比如刘晓莉认识的蒋子龙,叶辛等人,听说还有个叫王安忆的女同志没来,在军区闭关写作,说过段时间。

此外,有南疆军区文工团的人来看望了程开颜。

是几个女同志,叫什么叶子楣,卓纭,他们带来了鲜水果来看望。

另外一个重要的人物。

程开颜的义姐,林清水。

刘晓莉起初还有些惊异,怎么这么多女同志

这个林清水又是谁

后来二人在病房中交谈许久,她这才得知是之前救了程开颜性命的姐姐。

……

……

时间一晃,到了九月九日。

南疆省城中山路上。

街道人来人往,挑担子买菜的,补鞋的,修自行车的。

四处都是骑着车,走着路上班的工人蓝衣裳,手里揣两包子,搁嘴里啃。

“今儿厂里有甚么活动啊”

“登高呗,今天是重阳节啊,咱们厂里领导可是说了,厂里去市郊的小云山举办登高大赛,前几名,可是有奖品。”

“啧!不就是发点不要钱的棒子面,再发点盐巴嘛。”“小同志,你这是思想觉悟不行啊,这叫过革命化的重阳节,登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峰!”

“哎,我记得你去年拿奖了吧”

“咋了”

“把你那印着工农兵登山图的茶缸子卖我呗,一毛钱。”

“还是你小子有眼光!有思想觉悟啊,一毛钱太少了,得两毛。”

二人嬉皮笑脸的讨价还价起来。

大街上一幅好不热闹的景象。

中山路108号,在一家供销社,一家信用社中间,夹着一栋三层小楼。

上书:

橄榄坝洲农机二厂招待所。

虽是农机厂招待所,但也接外客。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这不,早上七点整,就早早打开了老旧生着绿铜锈的大门。

啪!

哗啦——

一泼洗脸水顺着搪瓷盆的盆壁泼在大街上的青石板砖上,水团在地上炸开,无数水珠和热气逸散开来,溅了方才蹲在马路牙子边啃包子侃大山的两人一身。

二人瞬间惊怒交加,连忙回头看去,打算好好教训这个敢在背后泼脏水的人。

“滚远点!别在这儿挡路!”

一个皮肤偏黑,头上扎着两根大辫子的泼辣女同志张口就骂。

二人见状缩了缩脖子悻悻的跑了,这女人是这条街上出了名的泼辣吗,惯会阴阳怪气的刺挠人,嘴毒得很。

“小样,跟老娘斗,一大早在底下胡侃,吵到了从京城来的同志,跟你们没完!”

招待所干事胡小凤同志得意的轻哼一声,捧着怀里揣着印有劳动光荣奖的大搪瓷茶缸子灌了一口。

然后把脑袋后的辫子甩得老高,一边扭着屁股,一边哼着小曲来到招待所门口,将早上从野地里扯的茱萸放门口两边摆着。

她们招待所里,最近很热闹。

前段时间,来了个从京城来的女同志到部队探亲,这几天又来了两个女同志去医院探亲看望病人。

胡小凤在街上仔细一打听,听女儿在省城医院当护士的柴大娘说,这是个怪事。

说前些日子,省医院来了个被炮弹炸成重伤的年轻人。

引起省医院,军区领导的极高关注,上面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位小同志救回来,好在这人命大,这会子正躺在医院里昏迷不醒呢。

听说是在前线采风的作家才子,采风的时候意外得知敌军情报,舍命传达,是个小英雄,而且后来还奔袭百里,救下了一个部队里的重要人物。

省城日报的记者,省军区的战地记者都想要采访他的感人事迹,要刊登在报纸上呢!

听小道消息说,而那个消失了好几天的蒋同志,就是因为在山林里碰上了越军侦察兵,差点就没命了,好在被这年轻人奔袭千里山路给救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