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北伐。(第2页)

 一行血字在苏绾眼前浮现。

 也让她脸色一变。

 【这只是高句丽军统帅李相连设的一个局,虽然之前他常年被上柱国将军韩令暴打,但这并不能否认他的统兵能力。】

 【他扬长避短,避免跟大周军兵擅长的近战正面野战。】

 【反而保存精锐,以年老之兵混杂少部分弱兵,利用了幽州总兵乐平求胜心切的心理,勾引他屡次突入军阵,连战连捷,警惕心下降,轻视他们。】

 【最终在一次战役中,他埋伏的精锐终于找到了乐平与自己军兵脱节的机会,放暗箭射杀了他。】

 【周军失去统帅,没有了指挥,后又被他们包抄而来的军兵打的分寸大乱,被其大败,伤亡五千余,俘虏一万余,余者皆溃。】

 【幽州半数沦陷。】

 【史称:大周百战—】

 【幽州之败。】

 怎么可能?

 盯着眼前消息的苏绾只感觉不敢置信。

 因为在她的理解是和消息里面朝堂诸公的理解是一样的。

 高句丽根本不足为虑。

 因为在大周的记载中。

 他虽然立国五百年,但只是一个拥兵不足五万,人口不足一百万的小国,就连骑兵都没有多少。

 在异族的入侵下本就生存艰难。

 在一百五十年前,还曾向大周称臣,寻求大周的庇护。

 因此,别说进攻幽州了,能活到现在都算不容易了。

 可就这么一个小国,居然有胆子来冒犯大周?

 还击败了此时正在蒸蒸日上的大周?

 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可未等苏绾从这种天方夜谭的事情中回过神。

 接下来一系列的坏消息就如同榆木春枝般的一条接着一条的跳了出来。

 【永安四年十二月,幽州半数的沦陷与幽州总兵乐平的身死大败的消息传入京城。】

 【这一则消息使得原先朝堂上虽然有些阴晦但却并不沉重的气氛一下子变得阴沉起来。】

 【除却丞相荀瑾瑜还有你与汉王外,没有任何人敢于直面魏王信的怒火。】

 【之前劝谏魏王信,说高句丽不足为虑的臣子在你和荀瑾瑜的苦心劝谏中才被赦免。】

 【躲过了被魏王信叫人拉下去斩首示众的结局。】

 【同时,被其任命关注并监督幽州战事的锦衣卫指挥使的刘涛也因为失职同样如此。】

 【但因为汉王苏婉清的安抚,魏王信暂且放过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