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好饭不怕晚
两人要出发去别的县城,闫镇深怕夫郎路上冻着,还当真让闫镇南在牛车后面装了一个棚子。
闫镇南边做还边抱怨,他就没做过这么不伦不类的东西。
这话恰巧被赵桂芝听到,白了他一眼:“你以前连三条腿的桌子都做过,做个牛车棚怎么了?”
闫镇南赶紧求饶:“娘,我做就是了,保证做的保暖又漂亮。”
赵桂芝没在去揭二儿子的短,她还得准备些东西让潇哥儿带着呢。
闫镇南哈了口气暖暖手,才继续手里的木工活。
楚潇从屋里出来,将自己的汤婆子递给他:“二弟,这个给你用,别冻坏了。”
闫镇南赶紧摆手:“哥夫郎,你用就是了,我在师父那里都习惯了,不怕冷的。”
楚潇也没强求,蹲下身问道:“你现在的手艺应当也出师了,你师父还不给你长工钱嘛?”
说到这个闫镇南就不住的撇嘴:“这行有这行的规矩,要给师父做五年工才算真的出师,过了这个冬我也就跟满他五年了,到时候才会提长工钱的事。”
楚潇不懂这些,但他觉得闫镇南手艺不比那谭木匠差,更何况年轻人脑子活,总能弄出点新样式,反倒更受新婚的汉子夫郎喜欢。
“不过我师父那人怎么说呢,大概率不会继续让我留在那里,毕竟一个出师的木匠一月至少一两二钱银子,他可舍不得。”
楚潇不解:“我看他那木匠铺子挺大的,为什么会不舍出工钱?”
闫镇南耸了耸肩:“一个学徒一月才五十文,一般也就第一年帮不上什么忙,到了第二年,做些普通的家具都没问题,学够三年基本就能上手了。”
“与其一年花十几两银子留一个出师的木匠,还不如多招些学徒打白工,我前面几个师兄可一个都没被他留下。”
楚潇皱眉:“那他就不怕那些人出去自立门户跟他抢生意?”
闫镇南摇头:“不会,他那木匠铺子在咱们安宁镇开了几十年,价格也实在,都说用熟不用生,并不是谁都能跟他抢生意的。”
“而且去那学徒的时候就说好了,出师后十年内不可在安宁镇上开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