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第2页)

 “五十年?”陆天明吃惊道:“应该是好酒。” 

 “必须是好酒啊。不信,你问问我们的温书记。”袁平得意道:“只要喝过我们酒一次之后,便会念念不忘。是不是,温书记?” 

 温玉微微颔首,轻声对陆天明说道:“袁县长说的是事实。天明兄,你等下品尝一下就知道了。” 

 袁平让陆天明问温玉酒好酒坏,侧面证明了温玉喝过,而且量不少。 

 在陆天明的记忆里,温玉并非是个贪杯之徒。不过,他印象深刻的是,温玉举杯,从未醉过。 

 温玉从秦老身边离开后,便直接被选中空降到地方政府任职。而且他与汪浩一样,空降到地方就直接担任书记正职,完全没有任何过渡。 

 这说明他与汪浩一样,都是起点很高的一批人。 

 有知道内部消息的人说,燕京本来就有一个培养计划。而且进入培养计划的人不仅仅只有他和汪浩。至少还有三五个人。 

 但是,计划确定下来后,最终的培养对象就只有他和汪浩两人。 

 也就是说,从他们到地方任职的那天起,他们就成了培养考察的对象。 

 现实是很严酷的。两人都明白,他们之中只能产生出来一个人,预备将来接大任。 

 残酷的竞争,在他们被正式确定为培养对象的时候,就悄悄拉开了。 

 汪浩到山南,温玉去正鼎。两个县的情况都差不多,都不是经济特别发达的地区。燕京把他们放到这样的地区,明显是想通过这一次的锻炼,分辨出两人的优劣,从而找出一个可以重点培养的对象出来。 

 汪浩深谙其中重要性。因此,他一到山南,便紧锣密鼓要搞红色纪念广场的建设。 

 温玉却反其道而行之。据说,他在正鼎毫无建树,而且给人一个只喜欢看球赛,喝小酒的,胸无大志的印象。 

 事实上,温玉会是这样的人吗? 

 当然不是。陆天明就深知温玉是个隐藏很深的人。 

 酒宴一开场,袁平便端了酒杯要敬陆天明。 

 陆天明倒没推辞,爽快与他碰了一杯。 

 酒一入口,陆天明便惊喜地发现,此酒酒味绵柔,带着淡淡的一丝酒香。不像有些白酒,一入喉,就像有个人拿着一把小刀子在刮一样的难受。 

 “好酒!”他不由赞叹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