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第2页)
就这传阅的功夫,大臣在心里已经过了好几个人选了,愣是猜不到。
难道是皇上特意写出来考验他们?
可是,这根本就是多此一举,只要提出来,这般好的建议,难道还有人不同意?
后面皇上没有明说,但他们都从不同的途径得知,是出自于明贵妃之手。
贵妃要干政?可这折子是皇上拿出来的,还有可能是皇上亲自教?
这个疑问在一些之前常常和太子共事的人来说,答案已经固定了。
自此之后,隔一段时间,皇上就拿一封折子出来,像在敲打他们。
折子上的又实在是好,后面也都用上了,更不好意思多说。
也都只能是把皮绷紧点,谁也不知道皇上在想什么。
像现在,“诸位爱卿在看什么?”
对上皇上毫无波澜的眼神,众人不由得缩了缩脖子。
拱手道:“皇上,这封折子……”
齐姣本来以为大臣都习惯了,她在后殿也自在的很,乾清宫有不少藏书,段惟和平时也会看,现在也能给齐姣解解乏。
齐姣闲下来之后,段惟和就缠着让她去乾清宫,说的平时他自己批折子批的特别可怜一样。
齐姣之前没少去乾清宫伴驾,但时间都没有这么长。
一开始就是在龙床上混混,后面,位置倒是越混越前了。
以前有人来议政时,她还会避避,后面次数太多,两人都懒,就让人摆个屏风,欲盖弥彰,挡住了人就不在。
至于写奏折这事,是前两年段惟和闲来无事教她的,也是一个敢教一个敢学。
齐姣上手很快,脑子也活,边写,边让段惟和改改,后面也像模像样。
再到后面,教的让段惟和都生气了,因为齐姣这个学生学的太好。
导致段惟和都有了错误的认知,认为寒窗苦读这么多年,科举上来的不应该还写成那样,词藻华丽,里面却空无一物,毫无可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