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明明还隔着一段距离,但汪淑竹确信,那是父亲和三哥,他们就站在那里,静静地等着她。
不是不想到城门接,只是今天是长安带队归来的日子,他们一大波人过去,难免喧宾夺主。
要是过去,恐怕也没有在这里等着来的快。
到时候堵住,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的来。
她用了这么多年,终于走到这里。
明明一路走来,也没有很远。
父亲和她记忆里的形象很不一样,横在中间的是时间。
重逢的画面无论是什么时候看到,都能触动人心。
钟乐宛此刻也有这种感觉,她和长安她们也快一年不见了。
之前都是她们几个朝夕相处,这回真是想的慌。
两拨人稍作寒暄之后,就各自聊起来。
钟乐宛:“听说你们还去水师那边看过,感觉如何?”
说到这,汪子珊就有话说了。
“那的大炮,火铳可真是打到手软……”
说到火器,大家都很感兴趣。
该不该说,汪淑竹果然是镇北将军的女儿,她到边关之后,简直是如鱼得水,没有半点不适应和水土不服。
因为汪淑竹的加入,乌净澄身上的担子突然就轻了不少。
毕竟有几十年的管理经验在身,虽然这回的地盘比之前的都大。
但汪淑竹觉得,问题不大,只要办法好用就成。
这些年,她早就自成体系,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对于边关来说,这种人才怎么都不算多,更何况,汪淑竹确实是经验丰富,没几天就不用人带了。
边城的管理涵盖许多方面,当地商会,物价调节,宏观上的一点调整,就有可能带来许多变化。
边城许多工厂都是直接由当地的管理部门建立,管理,不属于私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边城的掌控,可能比其他地方还好,经济命脉掌握在皇家手中。
汪淑竹也在这里接触到了一些概念,能解释她之前的疑问,原来,商队,交易能做这么多事。
草原上不是没有外族人在,但都已经不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