佣兵1929山有意

第1766章 钢军(第3页)

 

后世曾经有人说过,如果给第7军与日军同等的武器装备,第7军完全能与日军一个师团相抗衡而不落下风。

 

1926年,第7军在北伐中担任主攻任务,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第七军前赴后继连续发起不间断进攻,成功攻克武昌,为北伐战争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第7军在汀泗桥和贺胜桥之战中表现尤为突出,与叶挺独立团配合,正面连续突击,以劣势兵力击败了吴佩孚的十几万主力,展现了其强大的战斗力和不屈的精神,从而获得了“钢军”称号。

 

而在历史上的淞沪会战中,不熟知敌情和地利的第7军,在校长错误的指挥下,竟然对着有坚固碉堡和优势火力的日军发起了正面突击。

 

可刚一交火,拥有海空优势的日军就给这些广西子弟兵上了一堂现代战争的课程。

 

地面是各种大口径重炮组成的拦截炮火,还有机枪、山炮、掷弹筒的疯狂火力,天上则是数十架飞机的轰炸扫射。

 

在这种立体交叉的火力打击下,第七军冲锋的队伍一下子被压制住,好多战士还没见到敌人,就倒在了血泊中,整个进攻路线变成了真正的尸山火海。

 

但是,即使很多队伍被打散了,但桂军将士依然没有停止冲锋的脚步,数万人前赴后继向日军阵地冲去。

 

结果就是21集团军还不到三天时间就损失了大半,旅长一级军官更是牺牲了9人之多,可以说是基本被打残了。

 

从战术上来说,这次国军策划的所谓“中央突破”战术是彻底失败了,而且还是惨败。

 

但所有牺牲的将士全是倒在进攻的路线上,没有一人后退,更没有一人投降。

 

由此就可以看出,第7军这个“钢军”的名声可不是吹出来的,而是用勇武精神和无数牺牲将士的鲜血缔造出来的。